不久前,長城魏牌的新摩卡Hi4正式上市了,建議指導價23.88萬,算上廠商的各種補貼和優惠,最終到手21.38萬,比起同級市場產品,可以說很有競爭力了。但是看完發布會,有一個點BAO師傅很懵,為啥都超過20萬了,還在用Hi4系統?價位更低的猛龍和梟龍MAX也用的Hi4,長城這是鬧“烏龍”嗎?但當BAO師傅仔細研究了這套總成之后,發現這原來又是長城一次不善言辭的表現。
這次新摩卡Hi4最大的改變,就是這套Hi4系統。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125千瓦,前后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80千瓦和150千瓦,系統綜合功率350千瓦,系統綜合扭矩760牛·米,零百加速直接來到了4.7秒,WLTC工況饋電油耗為5.96L/100km。與之對應的,梟龍MAX的動力參數為后橋電機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50N.m,系統綜合功率205kW,綜合扭矩585N.m,百公里加速6.8秒,饋電油耗5.5L/100km。
無論是整體系統功率,還是峰值扭矩,亦或是零百加速時間,新摩卡使用的Hi4都有著明顯的性能提升。特別是油耗方面,并沒有顯著增加,核心的原因就在于這套系統除了調高性能參數外,還進行了一個大的改變,就是與發動機進行耦合的檔位由兩檔增加到了四擋。這也是為什么新摩卡Hi4在動力大幅提升的同時,油耗并沒有顯著增加的核心原因。
作為四擋電四驅電混技術,Hi4性能版區別于主流的雙電機構型,采用三動力源雙軸分布,通過雙電機分布式布置,實現了串并聯四驅的電混架構;首創的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通過毫秒級頻次的扭矩調節,有效抑制低附著路面打滑,以及過彎時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提升復雜路面操控穩定性和駕駛安全性;Hi4性能版創新設計的四擋機電耦合單元,還能使發動機直驅近全速域的工況覆蓋。更多的檔位,意味著能夠更好的挖掘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并且在高速行駛時,也能夠讓車輛達到更高的速度,所以從性能的角度,新摩卡Hi4使用的總成,可以看做是Hi4系統的二代產品。
由于性能的大幅提升,這套新Hi4系統正在成為魏牌產品線上的旗艦動力總成,魏牌高山的行政加長版頂配,也搭載了這套系統。而據傳日后這套系統還將在更多魏牌的車型上使用。BAO師傅在私下也同長城內部研發人員進行過交流,為什么這么好的系統不換一個新的名字?其實他們也曾討論過將這套新系統定名為Hi4 S,但是考慮到可能會增加消費者的認知成本,并未成型。這一點可以說是長城汽車又一次“不善言辭”的表現。
近些年來,隨著很多非傳統汽車行業的加入,汽車圈的“畫風突變”得比較明顯,說的多,做的少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像長城這樣把主要精力放在技術研發之上,用技術和產品去說話的企業正在變得越來越稀少。有一點,BAO師傅一直很認同,做企業,特別是汽車企業,更像是一場馬拉松,拼的是耐久性。技術、產品、服務是汽車產業的核心,抓住牛耳,自然在這場馬拉松中不會掉隊。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不會要喝,總是要吃虧的。所以也希望長城汽車能夠做出改變,讓消費者更好地理解目標產品的技術性能,也是一種用戶體驗的提升。而用戶體驗恰恰是未來汽車產業競爭中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