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成本控制著稱的小米,在這輛SU7上表現如何?做工用料怎么樣呢?今天我們就把這輛車拆開,從前后防撞梁開始,跟大家好好聊聊!
車身蒙皮
前蓋鋁合金
這輛車只有前機蓋的蒙皮是鋁合金材質,其余覆蓋件都是普通的沖壓鋼板。在這個價位中,鋁合金應用并不多,例如特斯拉的前蓋、四門都是鋁合金材質。
前引擎蓋上沒有任何吸音棉,這個價位的電車大部分都有。
前蓋是單鎖扣設計,而運動型轎車一般都是雙鎖扣。
前機艙內能看到用于救援,斷開高壓電的高壓互鎖剪線裝置。
和特斯拉一樣,這輛車也把熱交換器、空調裝在兩個塔頂之間,并且為了增強車身剛性,還加裝了一個鋁合金支架。
前防撞梁
鋁合金
拆掉這輛車的前保險杠,能看到一根鋁合金前防撞梁,厚度為3.88毫米。能覆蓋車頭的78.53%。
前防撞梁截面呈“目”字形,為了避讓大燈,上面截掉了一小段,所以從表面看像個“日”字形。防撞梁中間兩根橫梁有些彎曲,這種設計可以更好的碰撞吸能,和吉利浩瀚平臺的歐米伽“Ω”形防撞梁設計有些類似。
防撞梁和保險杠之間有一根黑色的行人保護泡沫,內部有氣壓管和氣壓傳感器,說明這輛車支持主動引擎蓋功能。
前保險杠上裝有一個毫米波雷達,還有應急解鎖前機艙蓋的正負極接線。
這輛車的水箱和特斯拉一樣,也是45度傾斜放置,所以機艙內部留有相當大的空間,用于設置前備箱。
水箱導風口配有主動式進氣格柵。
Shotgun從A柱向前延伸,與縱梁相連接,形成堅固的環形,估計這輛車的25%碰撞測試成績不會差。
這輛車的前吸能盒很長,超過了300毫米,直接插入前縱梁,這種設計極為罕見,在我們拆過的300款車當中,只有吉利浩瀚平臺下的車型采用類似的設計。
后防撞梁
鋁合金
后防撞梁也是鋁合金材質,厚度為2.02毫米,只能覆蓋車尾的59.47%,寬度有些窄。
后吸能盒也是鋁合金材質,沒有潰縮褶皺和打孔。
車尾的塑料支架預留了高配的毫米波雷達安裝位置,目前其他新能源車,車尾的毫米波雷達幾乎都是標配。
后備箱蓋凸出于后防撞梁,如果發生低速尾部,后備箱蓋受傷的概率較高。
總結
前后鋁合金防撞梁!
這輛小米SU7的防撞梁用料水平不錯,前后都是鋁合金防撞梁,還安裝了主動式引擎蓋,雖然“彈”一次價格不菲,但確實能提升對行人的保護。小米汽車雖然造車晚,但干得快,走的都是捷徑,因此這輛車留有不少前輩的影子,例如防撞梁、吸能盒結構類似吉利的浩瀚平臺,空調、散熱器等布局和特斯拉比較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不服不行。
那么關于這輛小米SU7的底盤情況如何?還請繼續關注后續的拆車內容。(本文及視頻中的測量數據結論觀點僅對此輛車負責,測量數據對公示的實驗方法負責。)
2024款小米SU7防撞梁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