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高瓴資本正式提名成為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
2019年12月2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第一大股東由格力集團更換為高瓴資本。據披露,高瓴資本以46.17元/股的價格,耗資416.62億(一半自籌,一半貸款)收購格力電器9億多股,成為第一大股東。
高瓴資本創立于2005年,是亞洲資產規模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張磊是其背后的掌托人。高瓴資本專注于投資瘋狂創造價值的公司,堅定重倉中國,其規模從起初2000萬美金一路走向巔峰時期的2000多億人民幣,十幾年的時間獲得了上千倍的回報。其第一筆投資投給了騰訊,并長期持有,一戰成名,獲得了幾百倍的回報,不光如此,京東、字節跳動、美團、寧德時代、隆基股份、飛利浦、藍月亮、百濟神州、格力電器等等都是其投資的企業。
此外,張磊并不僅限于投資,還在善于整合公司,典型案例就是撮合京東(劉強東)和騰訊(馬化騰)“聯姻”,讓騰訊放棄電商業務,入股京東,給京東注入流量,間接投資電商,不過這次聯姻也在前年告一段落,騰訊賣出京東股份,收回千億現金,并分給了股東。
2019年高瓴資本又搞起了大動作,那就是入資格力電器,從此市場傳出各種作文“高瓴資本加持下的格力電器將飛黃騰達……”,事實上高瓴資本并沒有謀求格力電器控制權,相反還大大增加董明珠在格力的地位。
這五年來,格力業績表現一般(相比于美的),董明珠自身還有很大的詬病,高瓴資本的這筆投資多年來也一直被網友嘲諷,自從格力電器2020年內股價達到高點后就一路向下,下跌時間長達兩年多,下跌幅度高達50%以上,高瓴資本由浮盈百億一度到浮虧超過130億,這確實很難讓人們相信這是高瓴資本的操作,不由得感嘆“也就那回事~”。
可為什么說如今42塊的格力,高瓴資本已扭虧為盈呢?高瓴資本不是46的成本嗎?
沒錯,這五年間的分紅足足讓高瓴資本的成本下降了10塊多,高瓴資本的持倉成本已降至36塊,我們看看格力電器近五年的分紅情況如下圖:
2019年總分紅1.2元/股,2020年6月11日派息,高瓴資本有拿到這筆分紅。
2020年總分紅4元/股
2021年總分紅3元/股
2022年總分紅2元/股
2023年總分紅2.38/股,預計是2024年8月分左右派息(還未到手,不考慮)
截止到現在,高瓴資本的持倉成本為46.17 - 1.2 - 4 - 3 - 2 = 35.97元/股,目前每股浮盈約6元左右,9億股總浮盈就是9 * 6 = 54億元(不考慮高瓴資本的資金成本),而目前的格力電器估值只有8倍,反觀美的13倍PE、海爾16倍PE,格力明顯低估。
長達5年的持股,高瓴資本仿佛看見了曙光,格力電器2023年的盈利狀況逐步改善,取得了格力以來最好的成績,一季度利潤也是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估計今年格力電器凈利潤會突破300億大關,到時候又會有各種各樣的新聞出現——“時隔××年,高瓴資本在格力電器上暴賺幾百億”。
價值投資的奧妙就在這,如果一家企業每年都能瘋狂的賺取利潤,并回報股東,就算買的貴一點,時間也會抹平你的成本,如果買的價格合適或者低估,那就把眼光看遠一點,躺好享受企業每年為你瘋狂的賺取利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