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造車界從來不缺看點,也永遠充滿懸念。
如果說2020年-2022年的主角是特斯拉,2023年的明星是理想,那么今年的最大驚喜很可能是小鵬。當一眾車企因為行業競爭烈度升級而出現盈利下挫時,前期在技術上已完成大量投入與建設的小鵬汽車卻迎來了集中變現期,利潤表逆勢向上修復。
【毛利率重回兩位數】
5月21日晚,小鵬汽車正式披露一季報,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總收入達到65.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2.3%,總交付量為21821輛,同比增長19.7%。

相較于規模和體量的持續壯大,小鵬汽車當下最亮眼、也最值得關注的其實是經營質量與盈利能力的提升。
一季度,公司毛利率攀升至12.9%,同比提升11.2個百分點,環比提升6.7個百分點。如果把這一數據做長距離、大范圍的觀察,會發現小鵬能取得如此成績是殊為不易的,也是彌足珍貴的。
縱向和自己對比,去年Q3至今年Q1公司季度毛利率依次為-2.7%、6.2%、12.9%,已連續多個季度改善,之前對于公司已經進入盈利釋放周期的判斷被完全證實,而且12.9%的毛利率已經回到公司歷史水平的絕對高點。
橫向和友商對比,今年一季度大多新能源車企的利潤率水平都因行業競爭加劇而出現下滑,特斯拉Q1毛利率相比2023年下滑0.8個百分點,理想下滑了1.6個百分點,小鵬在這種背景下卻能逆勢拉升,盈利動能之強由此可見一斑。
與大環境脫敏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鵬獨立行情的背后是多方因素疊加共振。
首先是產品結構升級。
今年1月1日,小鵬X9正式發布,起售價35.98萬元,標配后輪轉向、車內空間靈活、搭載無圖XNGP功能,產品性價比極高,一經問世就迅速放量,一季度穩居純電MPV銷量冠軍,高附加值產品占比提升自然會拉動公司毛利水平。
其次是與大眾進行戰略合作。
2023年7月,大眾和小鵬首次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大眾完成對小鵬4.99%股份的收購;今年2月雙方又簽訂平臺與軟件戰略技術合作聯合開發協議,主要涉及供應鏈、聯合采購降本等;今年4月17日,小鵬宣布了雙方在不到一年時間里達成的第三項戰略合作,小鵬與大眾汽車集團將為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電動車平臺聯合開發行業領先的電子電氣架構,該平臺將集成小鵬汽車最新一代基于中央計算和域控制器的電子電氣架構技術,從2026年起應用于在中國生產的大眾汽車品牌電動車型。
通過強強聯合,小鵬一方面可以對大眾做技術輸出,把過去沉淀下來的大量技術資產高效激活,以集中變現的方式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厚利潤;另一方面,大眾國際一流的供應鏈采購與管理能力又會反過來賦能小鵬,直接推動后者的降本增效。所有這些聚合在一起,最終的導向就是盈利能力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改善。
還有一點值得強調,從去年開始,小鵬在費控方面的工作也卓有成效,今年一季度公司研發開支為13.5億元,環比增加3.3%,銷售、一般及行政開支為13.9億元,環比下降28.3%。
在“開源”和“節流”兩個層面均實現有效突破,利潤空間自然也就被打開了。事實上,小鵬的這份一季報是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這種價值和意義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數據本身有多好,而是持續向上的盈利能力掃除了之前外界對小鵬的一種錯誤認知,就是公司善于技術開發而拙于商業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