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奔馳在華最走量的SUV車型奔馳GLC,如今也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在過去不久的4月份,奔馳GLC僅僅取得了7511輛新車的月銷量數據成績單,作為對比,奔馳GLC在3月份的銷量數據可是一度高達19000輛。那如今才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怎么奔馳GLC的銷量就直接從19000輛下滑到了7511輛呢?這一堪稱“腿斬”的4月銷量數據表現,是否又意味著奔馳GLC自身在市場里出現什么問題了呢?我們簡單來分析下。
全新一代的奔馳GLC上市時間已經超過1年了,目前車輛的指導價為42.78-53.13萬元,再加上新車購車稅和保險啥的,中配落地差不多要去到將近50萬,因此整體其實也并不便宜。
另外我們還要知道的一個客觀情況是,已經國產了的寶馬X5車型,其廠商指導價也已經來到了61.2萬起步,加上目前新車在終端擁有6萬元起步的優惠幅度,最低配的寶馬X5裸車甚至只需55萬多的價格便能夠買到。
所以,這也就讓不少原本考慮奔馳GLC這車的人很容易便選擇再多加點錢選擇上級別更高、面子更足的寶馬X5。
當然了,現在奔馳GLC在終端也有優惠,參照汽車網站上的報價來看,大部分地區的終端優惠基本都在6萬元左右。這就等于說,原價42.78萬起步的最低配奔馳GLC,如今最低僅需36.78萬起的價格便能夠買到,這也就證明廠家還是給出了一定誠意的。
不過,有誠意但不多卻也是這代奔馳GLC在銷售時所遇到的最大問題。試想一下,同樣手握40萬買車預算,眼下那些有錢的消費者們會去選擇什么車?除了BBA旗下這幾款中型豪華SUV以外,大火的應該也就是理想L9、問界M9亦或者是坦克700 Hi4-T這樣的車型吧。
那相比較下來,雖然奔馳GLC有品牌光環和豪華基因加持,但如今的消費者也早已經不再是以往那種只看表面豪華的用戶。相反,他們可能會更加注重產品的均衡性、實際的家用表現、智能駕駛方面的能力以及是否足夠地有個性。而這些,恰恰都是上面所舉例的理想L9、問界M9、坦克700Hi4-T車型所擅長的領域和優點。
因此,為什么賣40多萬起步的奔馳GLC在4月份銷量直接“腿斬”?我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在該價位區間里,國人擁有了比它更好的選擇。而這個選擇,既可以是理想L9和問界M9,也可以是坦克700Hi4-T,更可以是同樣來自德系競爭對手寶馬旗下的國產X5。
說白了,如今的奔馳GLC早已經沒有了當年國人看待它之時的那種光環,其給廣大消費者所留下的印象,更多的也只剩下“貴”和“高傲”,那這樣的一種產品力和銷售心態,又怎么能夠在銷量上擁有持續性地增長呢。
總言之,奔馳GLC越來越賣不動是肯定國人買車意識形態發生轉變的一種體現,我們也相信,隨著更多國產高端車的出現,這種局面還會進一步地被扭轉,咱們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