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們,最近有沒有在武漢的街頭看到那些小巧玲瓏、自顧自在道路上疾馳的無人駕駛汽車?那可不是什么概念車,而是已經真真切切在運營的無人出租車"蘿卜快跑"。硅谷的未來科技,就這么撲騰著落地到了咱們武漢這座城市。

說實話,第一次看見這個"無人戰斗"在馬路上行駛,心里總有點不放心。沒了駕駛員,怎么保證行車安全啊?萬一出了岔子,誰來負責啊?可越看越覺得,這無人車和傳統汽車相比,反而顯得更加穩重老道、游刃有余。慢悠悠開到路口就自覺減速,看到行人毫不費力閃避......這不是運用了各種高科技傳感裝置、智能算法在實時作業嘛!

更讓人驚喜的是,居然不用出示駕駛證就能隨時叫車。作為一個駕齡只有幾年但已飽受交通壓力的老司機,我當然體會到無人駕駛帶來的無比便利。不用操心酒駕、查違章,也不怕在車窗前莫名其妙被人罵一頓。簡直就是做夢都想不到的好事兒!

說到便利,其實無人駕駛汽車還遠不止如此。它們能精準匹配供需,有效分流交通壓力;還能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提供定制化出行服務。更不用說能大幅降低人為操作失誤,減少交通事故了。這么看,不推廣無人車豈不是太可惜了?

當下這項技術在全國推廣確實還存在挑戰。比如法規缺失、公眾接受度不高、技術安全性仍需時間檢驗等。不過,這又何嘗不是一個機遇呢?當無人駕駛大潮洶涌而來時,我們是逆流勉舟,還是乘風破浪?

我覺得與其徘徊躊躇,不如積極布局接招。企業可以投入研發,培養人才,為產業鏈做好準備工作。公眾也要開放包容心態,正視科技進步帶來的新常態,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以應對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