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消費的風潮逐漸盛行,新能源汽車日益吃香。然而在購置愛車后,新能源車主們卻迎來了新的煩惱:價格高昂的保費讓人望而卻步,可選險企又寥寥無幾,新能源車用戶想要續保,車險又存在坐地起價的情況。
價高,拒保,消費者苦新能源車險久矣。解決新能源車保險費用高的問題,車企唯有自己下場賣保險,現在比亞迪、小鵬、蔚來等越來越多車企涉足車險領域,解決車主喊貴、險企喊虧這一行業痛點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車險越貴越虧?
每逢到購買保險的時候,不少新能源車主直呼買車便宜養車貴,在社交平臺上不少車主反映同等價位的車,新能源汽車的新保和續保保費往往會比傳統燃油車更貴,甚至超一倍,例如售價20萬左右的小米SU7,年保費為6千-8千,丹指導價為65.08萬-101.88萬元的豪車瑪莎拉蒂Grecale基礎版,保費卻只要6000元左右。
不僅是保費上漲,一些新能源汽車車主在投保和續保時還遭遇過拒保。對于新能源車險的種種問題,車主表示十分糟心,新能源車續保難、續保貴問題仍然廣泛存在。
作為承保方的保險公司,也在感嘆承保不賺錢。險企由于出險率、賠付率高等原因,也有自己的苦衷,新能源車商業險綜合成本率高于傳統燃油車7個百分點左右,另外新能源車出險率比燃油車高出一倍,所以大部分險企的新能源車險業務都處于盈虧線邊緣。
新能源車出險率高出燃油車出險率近一倍,加上現在新能源車出行量不斷增加,這種情況下新能源車險成本超過了100%。因為新能源車險高出險率、高賠付,使得財險公司虧損。同時新能源車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帶來風險的變化,使得財險公司難以及時準確估算風險成本,加上保險公司在新能源車險方面數據嚴重匱乏等因素,新能源車險經營面臨的痛點和挑戰。保險公司是一家企業,是個盈利性質,不會干賠本的買賣,必然就得把保費漲起來之后才能攤平成本。
一邊是車主們紛紛吐槽保費貴,另一邊險企面臨著高昂的賠付成本,新能源車險業務普遍虧損。保險公司沒掙錢,車主沒省錢,汽車廠商也紛紛把保險業務攬入自己懷中,現在越來越多車企進入車險賽道,直接開拓保險業務,自己設計保險產品。
車企能除痛點?
縱觀國內車市,布局保險行業的車企并不少。2020年特斯拉保險經紀成立;2021年小鵬成立了天津小鵬商業保理有限公司;2022年6月理想汽車收購銀建保險經紀公司獲得保險經紀牌照,直接開展車險業務;2023年3月蔚來汽車收購匯鼎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2024年5月,比亞迪財險獲批使用全國統一交強險條款,將會進入廣東、山東、河南等市場,比亞迪在車險業務方面邁出關鍵性的一步。
其實盯上車險市場的不僅是新能源車企,一些傳統車企巨頭下手的時間節點更早。2011年6月廣汽集團成立了眾誠汽車保險公司,注冊資本超過22億元;2011年5月上汽集團斥資2億元成立了上海汽車集團保險銷售公司,代理銷售保險產品等等。
在車險領域,車企對自己的車更加了解,如果車輛發生故障問題,汽車廠商也更清楚問題之處,比傳統險企更具專業優勢,并且一般車企的資金量水平也不會太差,所以車企做車險有可能會比險企做得更好。
車企對車輛的性能和潛在風險等情況更為了解,同時還握有信息優勢,入局保險市場,或許有助于改善車主喊貴,保險公司喊虧的局面。另外當車企為自家車輛提供保險時,在需要出險的過程中,能夠減少傳統保險商中間的審核與申報時間,能夠盡可能降低用戶不能用車的負面情緒。
車企具有豐富的汽車數據,可以為用戶制定更加實用、價格合理的汽車險種。此前眾多車主在車輛過保后,會選擇去外面的修理廠檢修、保養車輛,而此后這些車主為了更方便地理賠,可能會長期選擇在經銷商店保養、維修車輛,可以提升車企和用戶的黏性。
保險經紀業務投入相對小,更容易實現盈利,對新勢力車企來說是錦上添花。靠造車賺的利潤或許還不如做保險賺的利潤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包括很多國際上的大型汽車公司都已涉足保險領域。
車企入局會帶動車險市場競爭加劇,傳統險企的壓力也會相應增大。放眼未來,車險利潤空間開始逐漸被壓縮,未來各家車企或者險企應該想方設法地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和降低車險的價格,這是立足行業的關鍵。
保費會更便宜?
眾多新能源車企入局,或將降低新能源車險保費。影響新能源車保費的首要因素是事故率,如新能源智能電動車的出現,被驗證能有效降低事故率的話,整個新能源車行業的保費自然也就會降低。以前消費者購買車險都是通過傳統的線下模式,現在車企入局車險業務后,只要有投保需求,就會有無數的平臺可以進行比價。
車輛安全性較好的車企并沒有太大的賠付壓力,反而是一些車輛安全性較差的車企會有較高的賠付壓力。新能源車企的入局,其實改變的不僅僅是保險行業,而是倒逼傳統燃油車型也通過智能化升級變得更安全。
今年4月下旬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財險司下發《關于推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里面提到新能源商業車險的自主定價系數范圍將向燃油車看齊。這一政策或將使得保險公司擁有更大的自主定價權,提升風險識別和定價的準確性,對風險客戶的保費會更高,而優質客戶則可以避免被殃及池魚,整體上讓保費和風險更匹配。
在行業政策的加持下,車險精準定價能夠從源頭改善車險虧損難題,促進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和車險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優惠的保費也可以激勵車主改善駕駛行為,降低用車風險。
百姓評車
車企入局會帶動車險市場競爭加劇,傳統險企的壓力也會相應增大。放眼未來,車險利潤空間開始逐漸被壓縮,未來各家車企或者險企應該想方設法地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這可能是立足行業的關鍵。政策推動以及車企的發力之下,新能源車險居高不下的現象有望得到改善,對新能源汽車的持續增長也將發揮關鍵作用。
未來車險的成本應該還是會下降的,還有新能源車在全國的維修網絡成熟以后,也能降低維修成本,還有自動駕駛或者主動駕駛一定能夠降低車的出險率,所以三五年以后應該不再會為新能源車險貴而煩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