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美股上市的頭部互聯網金融公司中3家營收同比上升,3家凈利同比下降,此外90+逾期率均呈上升趨勢。
截至5月24日,陸金所控股(NYSE:LU;06623.HK)、奇富科技(原360數科,Nasdaq:QFIN;03660.HK)、信也科技(NYSE:FINV)、樂信(Nasdaq:LX)等4家互聯網金融頭部公司均已發布2024年一季度財務業績。
頭部互金公司一季度業績表現如何?有何行業趨勢?目前,互金公司在發展過程中為何更重質量?
3家營收同比上升,3家凈利同比下降
財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陸金所控股實現營收69.64億元,同比下降30.9%;實現歸屬于集團股東的凈利潤為-8.7億元,上年同期為6.72億元。
奇富科技一季度實現凈收入41.532億元,同比增長15.39%;公司普通股股東應占凈利潤為11.64億元,同比增長24.64%。
信也科技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65億元,較2023年同期同比增長3.75%;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5.28億元,同比下降24.17%。
樂信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32.42億元,同比增長8.7%;歸屬于公司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2.02億元,同比下降38.4%。
在4家頭部互金公司中,陸金所控股營收同比下降逾三成,其他3家營收均同比上升,其中奇富科技增速較大。
從歸母凈利潤來看,陸金所控股由凈利轉為凈虧,降幅較為明顯;信也科技、樂信歸母凈利同比下降,其中樂信降速較大;奇富科技歸母凈利同比上升,增幅近25%。
有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分析稱,從宏觀來看,互金公司同比增長沒有實現可能是由于整個行業整體現狀導致。從微觀的數據來分析,去年一季度的幾家上市機構的業績前值數據普遍不錯,因此和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會顯得增長疲軟。
90+逾期率上升幅度明顯,行業聚焦資產質量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一季度末,四家頭部互金公司90天以上逾期率同比與環比上升幅度較為明顯。
具體來看,一季度末,信也科技90天以上逾期率為2.45%,去年同期為1.72%,上季度末為1.93%。
截至3月31日,奇富科技整個平臺中金融機構發起貸款的90天以上逾期率為3.35%,去年同期為2.18%,上季度末為2.35%。
截至3月31日,樂信90天以上逾期率從上年四季度末的2.9%上升至一季度的3%,上年同期為2.53%。
截至3月31日,陸金所控股已賦能貸款總額的90天以上逾期率為4.4%,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為4.1%,上年同期為3.3%;消費金融貸款的不良貸款率為1.6%,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為1.5%。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稱,由于整個信貸資產的質量出現了比較大的系統性波動,可能在未來一到兩年里面還是會存在不良率抬升的狀況,要等到整體環境回暖,情況會有所好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季報披露中,3家頭部互金公司均強調“重質量”。
陸金所控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容奭表示,第一季度,公司繼續把謹慎經營和長期穩定放在首位,堅持重視質量而非數量。
奇富科技首席執行官兼董事吳海生表示:“第一季度宏觀環境依然充滿挑戰,我們繼續秉持審慎的經營策略,聚焦有質量的增長以及盈利的提升。憑借有力的團隊執行,再次取得了穩健的業績表現。”
樂信CEO肖文杰表示,“展望二季度,我們將繼續秉持審慎經營原則,風險管理優先,持續提升盈利能力,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早在2023年四季度,樂信升級風險團隊,曾在螞蟻消金工作十多年的喬占穩加入樂信并出任首席風險官(CRO)。一季度,樂信嚴控新增資產質量,加強存量尾部資產的回收和清退力度。通過針對存量、新增資產的風控措施,一季度樂信新增客戶的資產質量逐步改善,整體資產風險指標90+上升態勢得以緩解。
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樂信CEO肖文杰表示,雖然存量資產風險處置和化解仍需要時間,但未來隨著新增資產在資產結構中的占比逐步提升,預計到下半年整體風險情況將會逐步好轉。
《互聯網金融貸后催收業務指引》發布,委外催收有望更合規
近期,互聯網金融行業迎來貸后催收指引。
5月1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互聯網金融貸后催收業務指引》(下稱“《指引》”)。中國互金協會以《互聯網金融個人網絡消費信貸貸后催收風控指引》國家標準的主要內容研制了《指引》,待國家標準發布實施后,將替代《指引》。
《指引》不僅明確金融機構應審慎開展消費信貸業務、審慎實施外包,還提及金融機構應對第三方催收機構進行多方面評估。同時,催收人員存在暴力催收行為應作為重大風險事項報告。此外,對于催收方式、時間和次數也進行了明確指引。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稱,上述指引的最大意義在于貸后催收有規章制度可依,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有積極意義。但具體的落地實踐還需要一個過程,其中不僅涉及金融監管部門,還涉及公檢法機關和地方政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