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隨著大灣區經濟的起飛與新能源汽車的“遙遙領先”,粵港澳車展的聲勢日益浩大,隱隱有趕上北上車展,超越廣州、成都車展的意味,所差的不過是最后一口“氣”。
當時間來到2024年,機會終于隨著余承東、雷軍、周鴻祎與李斌等人的齊聚一堂而到來了。在汽車圈“頂流”們的悉數到場下,這場車展的線上線下流量雙創新高。無數雙舉著手機的手伸向余承東所在的鴻蒙智行展臺的畫面,也被網友們與北京車展上雷軍被層層圍觀的照片一次次對比。
在這場匯聚100余家車企與1000多輛展車的盛會上,能夠站在聚光燈下的依然是那幾張熟悉的面孔。
攻守互換,雷軍“蹭上”余承東流量
或許是出于對彼此“主場”的尊重,在這次粵港澳車展上,小米汽車并未設立展臺,雷軍也只在大佬云集的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露了個面,與余承東的同框成為了其在粵港澳車展留下的最大話題,一向被人蹭流量的雷軍,這次多少也蹭到了別人的流量。
雷軍不發力,汽車圈的流量大戰卻不會因此停歇,這一次聚光燈幾乎全打在了余承東的身上,就連雷軍的兩位“鐵哥們”——周鴻祎和李斌,也成了余承東的新朋友。
在鴻蒙智行展臺上,周鴻祎現場喜提問界M9的交車儀式,點燃了全場氣氛的最高潮,這也是周鴻祎在賣掉邁巴赫之后,短短幾天內收入囊中的第二臺國產新能源座駕。
不出意料的是,“紅衣教主”對問界M9的贊美余承東照單全收,但在談及雷軍和企業家個人IP打造時,余承東的態度卻演得一手好“太極”,直接用一句“這個頭枕安裝錯了”四兩撥千斤地岔開了這個敏感的話題。
然而,即使余承東嘴上并不松口,但無論是其個人行動還是華為此前對其職務安排的變動,都將他與汽車圈越捆越緊。除了周鴻祎和雷軍之外,奇瑞董事長尹同躍也成了余承東的座上賓,與小米不同的是,奇瑞、北汽、長安這些車企與華為之間的合作是實打實的,因此二者之間的同臺有更多的利益考量。
在經歷了二次上市之后,智界S7銷量迎來起色,于4月突破5000大關。但從5月銷量數據來看,這種強勁的上升勢頭并未得到保持,5月銷量大概率與4月持平或略降。
與之相比,問界系列以及剛剛開啟預定便破萬的享界顯然才是余承東和尹同躍對智界真正期望的水平,或許這也是為什么時隔不到兩個月,兩位安徽老鄉再次肩并肩出現在同一舞臺,為智界S7不遺余力打call的最重要原因。
作為汽車圈最懂交際的男人,李斌也不失時機地在此次車展上“抓住”余承東玩自拍。一方面,致力于將自己打造成流量的李斌不會錯過這一大好機會,另一方面,目前大搞“新能源基建”的蔚來也的確需要手握“四界”的華為支持。
車展變“人展”后,下一步該怎么走?
毫無疑問,幾位汽車圈“頂流”的到場互動,讓粵港澳車展的關注度晉升到了next level,但也同時將在北京車展上便已暴露的問題更加具象化:當車展變為“人展”,新車、新技術帶來的關注度不如周鴻祎們的一件衣服。
在車展之外的線上線下,流量已令汽車圈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將自家老板推向臺前學做流量之外,汽車品牌的發布會也開始有意識地大打“粉絲牌”,將自家車主以及粉絲放在觀眾席的C位,或是直接搬到臺上。
如此一來,盡管余承東與雷軍們在臺面上的“情誼”愈發深厚,但車圈“飯圈化”的趨勢卻愈演愈烈,買車不再是基于質量和需求的客觀選擇,而是“你什么成分”的一張投名狀。而表面大大方方接受各方討論的流量車企們,在網絡上對不利言論的“無差別掃射”,也讓汽車圈的輿論環境變得愈發舉步維艱。
值得玩味的是,此次粵港澳車展上拿出“包館”氣勢的比亞迪,沒有選擇將其真正的重磅核心——第五代DM技術以及兩款熱門產品的發布放在此次車展上,而收獲滿滿流量的鴻蒙智行,也選擇趕在車展前一天自己搭臺發布問界M7 ultra以及開啟享界S9預售。
這讓人不禁想到在北京車展采訪中上汽大眾總經理所說的一句話:“(如今)辛辛苦苦研發出一款車,投入市場很快被淹沒了,這才是最大的浪費。”對于車企而言,曾經的車展是硬碰硬的舞臺,如今卻反而越來越需要讓重磅產品“避一避”頂流們的風頭。
畢竟,誰都知道如今的車展上,上熱搜的大概率不會是某款新車,而是那個消費者看得見摸不著,無法迭代也沒有附加價值,但卻成為買車關鍵因素的“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