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最近北汽藍谷的2023年財報火力全開,讓老黑這個吃瓜群眾也跟著被燃起了躁動的心火!

雖然凈利潤暫時還是個大虧眼,但比起2022年同期的54.65億元虧損,總算是小蕩了1.39%的虧損額。小的微小的轉機,都是希望的開端嘛。
對于一家新能源車企來說,處在行業劇烈變革期,面臨來自自主陣營、合資陣營的嚴峻挑戰,能在如此惡劣環境下苦苦支撐,已是相當不易了。
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北汽藍谷顯然很懂這個道理,選擇通過技術研發、品牌渠道建設等方式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綜合競爭力。
做好投資布局,遲早會在未來收獲紅利。從全年銷量92172輛的84%同比增幅來看,北汽藍谷確實讓老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朋友們,新能源車企要想活下去,除了要有過硬的產品力之外,更要有獨特的差異化賣點,讓消費者對你這個品牌產生獨一無二的記憶點。
對此,北汽藍谷一直在自己的極狐品牌和BEIJING品牌上下足了功夫。比如極狐品牌去年就推出了阿爾法S、阿爾法ST森林版、考拉以及阿爾法T5等多款新車,全年銷量達3萬輛,對比22年更是翻了一番。
可以說,極狐品牌正在蓬勃發展,成為北汽藍谷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發力重點和主打品牌。隨著后期更多新車型的投放,極狐的產品結構將日益豐富,品牌影響力也必將與日俱增。
除了極狐品牌,北汽藍谷和華為的深度綁定合作也值得關注。比如今年北京車展上,雙方合作打造的極狐阿爾法S先行版PRO車型亮相,搭載3顆激光雷達和ADS 2.0高階智駕輔助系統,智能化程度直逼L4級別。
可以說,北汽藍谷很機靈地抓住了智能化和電氣化的大趨勢,與華為這個AI和5G通訊領軍者的合作,必將使其在智能網聯方面領先同行,從而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而北汽藍谷還有一張國際化的王牌在手中。
去年10月,北汽藍谷就與阿聯酋本奧米爾控股集團簽約,著力拓展中東市場;今年2月,極狐品牌又與多米尼加達成供貨協議;此前的22年,極狐新車發布會更是直接在老撾召開。
可以看出,北汽藍谷正在加大國際市場的開拓力度,將業務版圖從歐洲、中東擴展到拉美地區。而在技術出口和整車出口方面,北汽藍谷都未曾放松過節奏。
相比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火爆程度,海外市場對北汽藍谷來說,或許反而是一片更有利可圖的藍海。畢竟,不少發達國家對電動車有優惠政策作為推動,市場需求有望快速釋放。
基于此,老黑判斷北汽藍谷未來會加大在海外市場的拓展步伐,通過多元化的海外業務模式來獲取增量市場,進而實現盈利和現金流改善。
不過,老鐵們可不要就此高興得太早。別忘了,北汽藍谷在2023年依舊是赤字運營,而國內外的競爭對手可不是吃素的主兒。
國內,長安、廣汽等自主陣營勁旅正在蓄力反擊;合資陣營的大牌們如日系"三豐"、福特、通用也在電動化轉型路上狂奔;
潮頭浪尖上更是集結了新造車運動的先鋒力量,小米、小鵬、蔚來、理想這幫后來居上的新秀們實力了得,正以年輕化的姿態和干勁挑戰著傳統車企。
況且,馬太效應讓整個行業"兩超多強"的格局雛形已現,落后者的生存空間正在被無情地壓縮。在這種情況下,北汽藍谷必須不斷地在關鍵領域加大科研投入,否則就會被甩在身后。
北汽藍谷雖然去年研發投入高達21.53億元,占收入比例15.04%,但相較于干將無疆的新勢力,這個數字可能還是有所不足。
不過老黑也希望,通過持續發力、步步為營,北汽藍谷最終能在這片紅海中扎穩腳跟,成為新能源車陣營中的一股弄潮兒。
從目前來看,極狐品牌對標的就是年輕時尚群體,新車型的連番推出也正是為了迎合這一群體的消費需求。
與此同時,與華為的綁定合作也讓北汽藍谷占據了很大的先機。新車型搭載的ADS智駕系統,無疑將成為吸引年輕人的"上頭""真香"利器。
畢竟,智能化、網聯化、自動駕駛都是年輕人群體格外青睞的新鮮玩意兒,符合他們對科技感和駕駛體驗的高度追求。
在這一點上,北汽藍谷顯然已占盡了先機。相信未來隨著這些高科技的不斷迭代,極狐品牌在年輕群體中的影響力必將與日俱增。
當然了,光有年輕化的產品定位還遠遠不夠。北汽藍谷的海外市場開拓同樣值得期待。
對于大多數中國消費者而言,能在國外看到自主品牌揚眉吐氣,心理上也會產生莫大的滿足感和自豪感。
所以,只要北汽藍谷在海外市場一路突圍、屢立戰功,必將有助于提振國人對自主品牌的信心,進而帶動更多購車熱情。
而且海外市場對于北汽藍谷來說,還是一個可以大干一場的藍海。只要在當地耕耘得當,未來必將結出累累碩果。
總的來說,北汽藍谷雖然目前還在扭虧道路上掙扎,但已經在年輕化、智能化、國際化等關鍵領域布下重手,未來可期。
那么朋友們,你們是否被北汽藍谷這家車企給圈粉了呢?它的年輕化和智能化產品線是否有那么點小小的心動呢?快來跟老黑聊聊你們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