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北京車展上,新能源車再次成為焦點,無論是國內新興品牌還是國外豪車品牌,不管在新能源新車車型發布還是宣傳造勢上都鉚足了勁,前有小米發布SU7,后有寶馬繼續加碼智能電動化投入。
而車主對新能源車的鐘愛也有增無減,大街小巷,綠牌車司空見慣。新能源車的發展速度更是驚人,今年4月上半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滲透率為50.39%,首次超過傳統燃油乘用車。
再來看一組數據,有專家預測,到2024年中國汽車后市場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6.2萬億元。面對這個萬億級市場,汽修門店以燃油車相關的業務,將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來臨,業務形態也會隨之發生巨變,面對這一變化,40萬家汽修門店該如何未雨綢繆?
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新能源汽車時代將會給汽修門店帶來哪些變化。
新事物必然帶來新變化。門店在提前布局新能源車維修時,應該先看清楚前面的路是山路還是水路,是平原還是高山。
第一、主營業務的變和不變。變的是:新能源車的動力系統為三電系統,減少了燃油車發動機維保維修的核心業務,同時新能源車的日常保養頻次降低。不變的是:輪胎,鈑金噴漆、洗美等業務是不減反增的。
第二、對門店維修人員要求不同。新能源汽車的“三電”等技術,使得對維修人員的要求更高,維修人員不僅需要有相關證書,比如電工證、電腦操作等技能,還要快速掌握電氣化原理以及新的維護技術。
第三、衍生業務的機遇。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相關產業也會逐漸興起。新能源汽車的數字化智能化趨勢,使得車主對于車輛個性化要求會相應增加,而充電樁、電池檢測檢查也是門店可以考慮的新增長點。
其次,面對這些變化,汽修廠應該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
第一、面對核心動力的變化,門店應該在三電方面從前端、后端等多方面做足準備,加強與動力電池品牌方合作,獲得檢測檢驗資質,搭建產品供應鏈路,同時積極參與行業大會,了解政策變化。
第二、積極拓展新業務,門店可以考慮汽車個性化裝飾、改裝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減少了保養需求,但個性化服務的需求卻在增加。
第三、門店技師人員提前培訓學習,儲備新能源汽修人才,從外招和內培兩個方面入手。
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整個汽車行業原有的格局。這也必將給汽修門店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會。站在當下的時間點,汽修門店需要做的就是,緊跟時代步伐,學習新技術,尋找新的發展機會,以適應汽車產業百年未有的大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