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幾年中,“新能源汽車”無疑是最有熱度與流量的,畢竟作為未來車市的風向標,不管是車企們研發的技術還是產品,都稱得上是百花齊放。
在這其中,豪華品牌也不能獨善其身,不過對比起像特斯拉這樣的新興勢力,大家卻并沒有展現出很強勁的市場表現,特別是二線豪華電動品牌,更是顯得異常尷尬。比如說極星,在5月31日的股價已經跌至0.7829美元,連續8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美元,如果無法在規定時間內股價重新回歸1美元之上,那就將面臨退市風險。
事實上,若是了解過極星這個電動高性能汽車品牌的話,都知道它是背靠吉利和沃爾沃的,簡而言之有著比較厚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從極星的定位來看,它一經推出就對標特斯拉,并模仿特斯拉的發展路線,所以在國內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作為開山之作面世的Polestar 1,在最開始確實給大家樹立了極星作為高端品牌的形象,畢竟它的售價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這臺國內售價145萬的高端性能車,采用了大量的碳纖維復合材料,而且每年限產500臺,但高昂的價格也注定它無法走進更多人的視野,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Polestar 1在國內銷量僅為24輛。
經歷過Polestar 1之后,極星也明白要想走量那就得把價格打下去,于是Polestar 2也順勢而出。相比起高不可攀的Polestar 1,Polestar 2就要親民多了,單電機標準續航版車型的起售價為29.98萬元,然后它也未能拯救極星。終端銷量顯示,2023年極星在中國市場銷量僅983輛,2022年為1717輛。
毫無疑問,獨立這幾年來,我們確實很難看到極星的未來。特別是在如今新能源產品更加多元化的當下, 極星幾乎沒有更多的機會來反擊。
具體到產品競爭力,Polestar 2也沒有什么讓人真香的優勢。以特斯拉Model 3作為比較對象,Polestar 2在性能上就比不過前者,雖然極星曾經是沃爾沃的高性能改裝部門,但這個特質并沒有在Polestar 2上顯示出來,其零百加速最快為4.5s,而Model 3高性能全輪驅動版的零百加速則為3.1s。同時在車身尺寸上,特斯拉Model 3的軸距達到了2875mm,Polestar 2的軸距才2735mm,對于更看重的空間的國人來講,Polestar 2又落敗一局。不過在續航里程方面,Polestar 2卻比Model 3的入門版更高,多出了64km。可多出的這點續航里程并不算什么,先不說特斯拉自家的超充無疑是個加分項,在補能這一方面特斯拉確實難有對手,更重要的是Model 3賣得也要比Polestar 2便宜,入門版車型僅需23.19萬元,所以消費者憑什么去買名不見經傳的Polestar 2呢?
值得一提的是,極星這個品牌的影響力也不高。一般車子賣得比較貴,除了自身的產品有優勢之外,品牌附加值也能值不少錢。但可惜的是,沃爾沃作為豪華陣營一員,本身品牌力就不算太高;而極星作為沃爾沃衍生品牌,無疑又弱了一點。除此之外,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也非常激烈,不僅有特斯拉,同時還有諸如小米這樣炙手可熱的新星,旗下的小米SU7不僅有著神似保時捷的外觀,同時產品力也不容忽視,830km的純電續航,2.78s的零百加速,還有先進的智駕技術等等,任意一點都足以拿捏Polestar 2了。
寫在最后
從極星的出身來看,它擁有著非常純正的豪華基因,可這并沒有把極星推往一個理想的高度。反而是隨著造車新勢力們的崛起,這家獨立好幾年的品牌被逐漸邊緣化了。那對于極星,你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