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深夜在機場打的,在app下單后立刻就有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停在面前,坐上這輛Robotaxi,車輛行駛在街道上,來往的車輛也幾乎都是這樣的無人駕駛汽車。如此《黑鏡》般的場景正在技術和政策的加持下逐漸成為現實。
在廣州,隨處可見這樣的無人駕駛車輛往來奔馳: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正“絲滑”行駛在南沙的高快速測試路段上,文遠知行的無人小巴則搭載乘客緩緩駛在生物島,而在中新知識城的乘客只需要通過線上預約即可乘坐百度Apollo自動駕駛“無人車”……無人駕駛,正成為廣州城市的新名片。
數據顯示,2023年,廣州汽車產量318萬輛,整車產量連續5年全國第一,基本達到“國內每10臺車就有1臺廣州造”。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在全球迅猛發展,廣州如何從“制車之城”邁向“智車之城”?
作為大灣區汽車產業的重點城市,廣州探索自動駕駛這一產業新賽道,上演屬于廣州汽車產業的“飛馳人生”?!稄V州市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3-2035年)》(簡稱《規劃》)提出,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區域,加快構建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自動駕駛公交車(Robobus)、低速無人專用車等示范應用場景,探索L3、L4級及以上自動駕駛乘用車、商用車規?;a和商業化運營,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量產及規模化應用。
在受訪的業內人士看來,廣州敢于探索、積極創新,給予企業開放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率先試點探索混行環境下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汽車應用,并對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明確了量化門檻,給城市帶來了別樣的出行體驗。
無人駕駛“獨角獸”在廣州狂奔
人類對未來的出行想象從未改變。1939年,紐約的世界博覽會上,通用汽車公司舉辦了一場名為“未來世界”的科技展,汽車精英們紛紛做著“未來遍地都是無人駕駛汽車”的美夢。
直到今天,隨著芯片、算法、人工智能等帶來的科技大爆發提供的技術可能性,無人駕駛逐漸由美夢走向現實。
攪動中國汽車市場的“鯰魚”特斯拉就在近期宣布,將合并新能源汽車和無人駕駛兩大部門,進軍無人駕駛出租(Robotaxi)領域并發布相關產品,開始“All in Robotaxi”。特斯拉的大力押注,再次點燃行業熱情。
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小鵬、蔚來、理想等車企紛紛入局造“智車”,小馬智行、百度Apollo、文遠知行等企業也憑借技術的成熟打造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引起行業矚目。
以廣州南沙企業小馬智行為例,其自主研發的第六代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可以精準感知和預測路況,并且能從容應對惡劣天氣、狹窄路段、高速公路等場景。在技術逐漸成熟之際與政策推動下,小馬智行已先行入選廣州南沙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無人商業化混行試點,開始“無人駕駛”車輛的收費運營,車內無安全員的“無人駕駛”車輛逐步融入廣州南沙居民的日常生活。
從南沙向北而行,極具現代感、以銀灰色為主體的自動駕駛便民巴士在黃埔科學城片區貫穿于商業、科技園區中,乘客們輕輕按下車門處的觸碰式開門按鈕坐上車,即刻乘車抵達地鐵、公交的重要站點。
這款“文遠小巴”正是文遠知行智慧出行場景的明星產品,可360度無盲區感知周圍路況,精準識別車道線、交通燈、交通標志,以及路上的行人和其他車輛,目前已進入廣州、北京、新加坡等近30個海內外城市。
“整個行業都需要不斷打磨技術,希望能以此助力自動駕駛的規?;涞睾蛻茫瑸槭忻裉峁崒嵲谠诘膬炠|服務的同時,助力廣州智慧城市建設。”文遠知行相關負責人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企業打造了自動駕駛技術通用平臺WeRide One,不僅能應用于不同的L4級自動駕駛車輛,也可為量產的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進行高效的定向開發,推動實現不同級別自動駕駛的落地應用。
可以看到的是,立足廣州,諸如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自動駕駛獨角獸們正穩扎穩打地以行業技術的提高推動應用的規?;涞兀⒉粩嗤卣箛鴥葮I務版圖。
目前,小馬智行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均提供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并在北京、廣州、深圳正式開啟全無人商業化服務,無人駕駛運營里程超300萬公里。
“現在企業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覆蓋的場景更加完善。”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不僅覆蓋了北京、廣州高速路,還有北京機場和火車站接駁,甚至還開進了一線城市核心城區,已經成為當地居民日常出行青睞的交通工具。
廣州“無人車”走向正軌
事實上,企業在無人駕駛領域的一路狂奔,離不開國內城市推動自動駕駛逐步走向正軌。
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往往伴隨著技術、政策等條件的成熟,以及城市對自動駕駛行業從道路測試、載客測試、無人商業化混行試點等精細化管理。為推動自動駕駛行業快速發展,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早已在測試路段、測試運營、測試牌照等方面布局。
北京最早公布自動駕駛公開路測規定和自動駕駛測試車輛評級規定,并于2018年開始發放測試牌照;上海則在2016年建成國內第一個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杭州成為全國首個以地方立法明確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具體流程的城市……一場關于“無人駕駛”的城市戰爭硝煙,正蔓延至“汽車制造大市”廣州。廣州應如何沖出重圍?
“自動駕駛不是一個主機廠、一個自動駕駛公司、一個傳感器廠商就能夠憑一己之力推動的,需要非常復雜的生態系統的共同成熟。”在受訪的業內人士看來,在無人駕駛道路上,廣州從開放創新的政策法規、商業化示范運營場景等方面進一步優化行業發展的生態環境。
目前,廣州在自動駕駛領域有多項第一:第一個發放載客測試牌照的城市,第一個認可其他地區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許可的城市,第一個批準5G遠程駕駛測試的城市,第一個批量開展Robotaxi技術驗證的城市等等。
“當時廣州南沙區一位主要領導向我們承諾,南沙全區803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向小馬智行開放,用于自動駕駛測試。”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回憶,廣州南沙率先在全國推出支持自動駕駛測試的一系列相關政策,這樣的條件支持才能夠讓自動駕駛技術快速發展起來。
2018年2月,小馬智行中國首支常態化運行的自動駕駛車隊就在廣州南沙落地,開始公開道路測試。直到近期,小馬智行宣布獲得廣州首家智能網聯汽車高快速路測試許可,這也意味著廣州的自動駕駛車輛將能駛上高快速路。
同樣鉆研高速行駛使用場景的廣州開發區企業文遠知行,旗下自動駕駛貨運車Robovan近期就獲準在廣州市開展自動駕駛城市貨運車“純無人測試”及“載貨測試”,覆蓋白云、花都、番禺、黃埔、南沙、海珠6個區域共797條測試道路,雙向里程3247公里,這是中國首個城市開放道路場景下L4級自動駕駛貨運車純無人遠程測試許可。
不過,在看到由創新政策奔跑起來的“無人車”時,也需要看到廣州在智能化涉及的關鍵核心零部件暫未形成規模優勢?!兑巹潯诽岬?,廣州在三電系統、電池材料、車規級芯片、智能駕駛、車載操作系統等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領域布局仍存在不少短板。
對此,廣州有著清晰的認識,正加快補齊短板:在白云,華為廣州研發中心在未來將加速引進華為重點投資的智能網聯系統及核心零部件領域的新勢力企業資源;在南沙,專注于超充電池、車規級芯片、自動駕駛芯片設計等領域的巨灣技研、芯粵能、奕行智能企業相繼落戶;在黃埔,集聚了聚焦精準定位、算法等自動駕駛領域的導遠科技、四為電子等企業,并形成智能網聯車上下游產業相關企業數十家。
“廣州不僅是汽車之城,也在走向智車之城,廣州匯聚了全國知名的整車制造和關鍵零部件企業,擁有在導航、車載等眾多細分領域的企業。”文遠知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乘著智能網聯疊加新能源轉型的東風,未來,文遠知行將繼續推動與廣州頭部汽車企業合作,共同推進自動駕駛技術規?;虡I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