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作為行業翹楚的豐田,每一步在賺足目光的同時,也隨時接受審視。
以“新時代 新汽車”為主題的2024北京國際車展今日正式拉開序幕。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重構的關鍵時刻,中國新能源汽車呈現出蓬勃生機,這不僅是本土車企創新發展的理想“沃土”,也為跨國企業轉型新路徑孕育市場的新機遇。

這一次車展,豐田以“共創汽車新未來”為主題,攜全新產品陣容亮相。特別帶來了代表創新車型概念的"LF-ZC",它能將基本組件徹底小型化、輕量化,并能按照最佳空氣動力學布局組裝,通過硬件和軟件的集成,成為一款能夠先行讀取用戶需求并自行成長的SDV,能創造出個性化的體驗價值。據悉,"LF-ZC"將在2026年面向全世界發布。

在日新月異的中國市場,豐田在電動化、智能化以及多樣化三個方面發起挑戰,加速本土化進程并取得階段性進展。在本屆車展上,豐田繼續展示中國式繼承與進化的最新成果,亮相了與中國現地合作伙伴共同研發的最新純電車型,并正式宣布將和騰訊集團開啟戰略合作,一起創造充滿多樣性的未來移動出行,為顧客提供個性化的新體驗價值。
現地開發:深化在華研發和本土化發展
在業內看來,與國內新能源車型相比,合資車型最大的短板之一便是智能化。“不改變即出局”已不容忽視,畢竟廣汽三菱、廣汽菲克的前車之鑒近在眼前。
面對行業的進階,豐田在新能源汽車競爭最激烈的中國市場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為了加快本土化步伐,滿足當地用戶的需求,豐田汽車一直堅持“在離當地消費者最近的地方開展研發”的發展思路。
基于中國消費者需求,一年前,豐田正式提出了推進中國式“繼承與進化”的發展路徑,希望在中國市場繼承“安心”“可靠”的品牌基因的同時,用中國速度進化出一條“制造更好的汽車”的道路。
在這一戰略指引下,豐田顯著加強了在華本土化研發力度。當年8月1日,豐田將其在中國最大研發基地“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更名為“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 IEM by TOYOTA),進一步強化智能化、電動化技術的本土研發,并以中國式“繼承與進化”展開2.0階段的發展篇章。

緊接著,8月4日,豐田中國、小馬智行、廣汽豐田就成立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相關事業合資公司一事簽訂協議。
在“繼承與進化”提出一周年之際,豐田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還正式展示了最新本地成果,其中包括首次展示兩款全新的電動汽車,分別是“bZ3C”和“鉑智3X”。


“bZ3C”以“Reboot”為概念關鍵詞,打造了活潑且具有標志性的造型,以及可以讓Z世代的年輕顧客重啟心情的自游空間。“鉑智3X”以年輕一代的家庭用戶為目標,以意味著舒適的移動客廳“Cozy Home”為理念,打造出舒適自在的大空間。兩款新車型將于未來1年內正式發售,將配備最新的豐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和智能座艙,帶來更加安全舒適的駕駛感受,將為客戶提供全新的價值體驗。


加上于去年廣州車展上發布的“bZ Satisfied Space Concept舒享空間”概念車,bZ純電動專屬系列產品線將繼續進化。
與此同時,全新第9代CAMRY凱美瑞、全新PRADO普拉多等備受矚目的智能電混雙擎車型也悉數登場。
一方面,豐田通過中國工程師團隊,為中國消費者企劃、研發,更加符合用戶需求的、更加多元化的智能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深入連接中國供應鏈,與中國合作伙伴深化合作,不斷推動各種舉措迅速落地。

大象轉身,也可以快,豐田在智能化上同樣是動作頻頻。今年3月初,全新第九代凱美瑞正式上市,采用了8155芯片來提升硬件性能,在人機交互上有了很大提升,不僅具備多語言混合、連續識別、聲紋識別,而且還有面容識別的能力。
通過面向未來的產品布局和戰略規劃,可以清晰地看到,豐田關于智能化、電動化未來發展的藍圖清晰而深遠。
豐田并不是保守派,而是始終保持與中國市場的高度同頻和共同發展,扎根中國并攜手伙伴,實現有中國特色的“繼承與進化”。
多元路徑:把選擇權交給更多消費者
近年來,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攻勢下,合資品牌顯得總是慢了半拍,甚至有觀點認為,豐田一直沉浸在燃油時代的輝煌中,對電動化是強硬的抵制態度。
今年1月23日,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發表講話稱,預計純電動汽車最多只會占據30%的市場份額,其余部分將由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和燃油車瓜分。
這又一次被解讀為,豐田不看好電動車。豐田,真的要落后了嗎?
其實,電氣化不等于純電化: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暴露出純電動車各種不適癥狀;一條淺淺的瓊州海峽阻擋了新能源車主的回家路——這個春節假期就讓眾多新能源用戶深感諸多痛點。
事實上,純電汽車還面臨諸多難題,如東北冬季新能源掉電快、續航短、充電慢,個別地區充電樁建設不匹配,等等,短期內還有待技術和基建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