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北京車展,根據官方數據進行統計,共有117款新車全球首發。而參展的近千款車型中,新能源車型達278個,相比上屆北京車展增長70%。
另兩個數據,本次車展首發新車中,新能源車占比超80%,有近20個新能源品牌首次參展。
不同往年車展,本屆北京車展最大的看點,不僅是車。被稱為“紅衣教主”的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祎,車展前宣布換車的消息,令其在車展開幕的第一天,成為全場流量擔當。另一個“流量王”雷軍,走到哪都是人頭攢動。但二者的明確目標,均是各大車企的新能源產品。
不難看出,雖然新能源車型僅占全部參展車型的三分之一不到,但熱度卻是燃油車的三倍都不止。
20萬級以下市場,燃油車失守了?
北京車展開始前,4月份前半個月,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50%,應了王傳福在電動車百人會上的預測,只是比王傳福預測的時間,要提前很多。

新車參展數據不難看出,產品數量上,燃油車仍占七成。熱門車型中,已上市或預計上市后20萬內起售的車型,邁騰、哈弗H6、雪佛蘭探界者Plus、馬自達EZ-6、秦L、iCAR X25和途觀L等車型備受關注。邁騰、H6和途觀L繼續深化燃油車進程,包括美系的探界者Plus,日系“小眾”品牌馬自達EZ-6,都已擁抱電動化。
大眾兩款燃油車型還能收到高關注度的原因,現款邁騰售價跌到15萬以內,新車售價18.69萬起,以當下車型近4萬元的市場終端優惠來看,新上市的邁騰在價格戰的驅使下,應會繼續加大優惠力度,15萬以內會是此后的常規操作。而途觀L,最大的看點就是新發布的途觀L PRO車型,搭載了智駕功能的燃油車,會不會成為燃油車的救世主,一是要看搭載智駕后,售價會不會有大幅上漲,二是智駕的表現,效果能不能追上同級新能源車。如果售價可觀,且智駕效果達到主流水準,途觀L PRO有幫助燃油車翻紅的潛質。

但秦L的出現,將繼續擴大插電混動車型的市場話語權,這款定位在秦PLUS和漢DM-i之間的產品,將引發20萬內車市,新一輪格局的變化。
目前市面在售車型,20萬以下車型占比三分之二,為油車穩住基本盤的,可以分三部分。一是起售價10萬以下的轎車,包括軒逸、朗逸、速騰等,二是起售價20萬以內的轎車,包括凱美瑞、帕薩特、邁騰等。SUV方面,包括長安CS75 PLUS,哈弗H6在內的主流中國品牌燃油車型,還能保證持續的銷量輸出。
而北京車展后的20萬以下車型的格局,秦L將開啟新一輪的價格戰,更重要的是,其搶的不僅是比它高價的市場,比它低價的,也會受其影響。

也就是說,目前銷售狀況較好的B級車,軒逸、朗逸價格下探到6萬級,可能影響較小,但賣到近10萬的速騰,包括凱美瑞、帕薩特和新上市的邁騰,一部分用戶可能會轉向秦L,從而迫使主流B級車繼續降價。
以比亞迪的節奏,秦L網傳12萬的起售價,絕不會是其今年的價格終點,因此,秦L接下來會引領一輪10萬級插電混動車型讓利,波及的會是整個20萬以下的車市。
20萬至50萬級車市,燃油車相對依然穩健
中級車市場開啟大亂斗。北京車展的重磅車型,集中在問界M5、理想L6、別克GL8新能源、極氪MIX、騰勢Z9、深藍G318等車型上。

不難看出,今年的中端偏高端的車型,燃油車存在感相對較低。連別克GL8,看著友商的騰勢D9節節攀升,都迫不及待換上了插電混動,就別提在20萬以上,50萬以下價位區間的車型,新能源車有多受關注。
從近一年銷量來看,20萬至50萬售價區間的全部車型,能撼動燃油車地位的,僅有特斯拉兩款車型、理想L系列、問界M7以及比亞迪漢家族。也就是說,銷量排名前二十的單一車型,有四分之三依然是燃油車。
這個數據高于2023年燃油車不到70%的市場滲透率,在中端以及偏高端的市場中,燃油車仍是主流。
但北京車展之后,其中存在變數。上述提到的幾款廣受關注的車型,問界M5和理想L6主打25萬至30萬,問界M5發布第一天大定數超過4000輛,理想L6則交出了72小時大定超1萬的數據,兩款車均具備爆款潛質,有引領20萬至30萬級SUV市場的潛質,而這個級別的SUV車型,銷售比例相對較大。

也就是說,問界和理想細分級別車型,售價跨度剛好在20萬至50萬之間,這個市場SUV的話語權,再不是燃油車說得算。目前奔馳GLC、奧迪Q5L和寶馬X3依舊堅挺,但其他車型,競爭力快速下降。
這個售價區間的轎車市場,幾款中大型純電轎車瞄準了20萬至30萬級市場,且均沒有秦L那樣,能引領一個售價區間車型集體調價的能力,因此目前來看,20萬級轎車市場,燃油車還有強勁的新能源競爭對手,30萬級以上,燃油轎車尚處于對手較少的狀態,受到影響不大。
50萬以上,依然是燃油車的天下
北京車展上,有望賣到,或已經賣到50萬以上的中國品牌車型,創新高。包括發布革命性底盤技術的仰望U7、越野版仰望U8、方程豹豹8、享界S9等新車,還有4月26日新鮮出爐的售價368萬的東風猛士M-Hu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