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問題本身就很睿智,說出了選車最大的原則:適合
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適合的角度就不同。
比如我購買的紅旗HS5,車體大,尤其這臺車的后排空間大,我家剛剛好需要,老人孩子坐在后排,不那么擁擠。每年我們都有長途回娘家的需求,長途旅行,寬大的空間,更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有一次,我姑家的姐姐,過年聚會,她開的是一臺豐田車型,她看到我的車第一個問我的就是:你這車是不是油耗大啊。的確,在她看來,油耗很重要,但是對于我來講,可能還好,沒感受到油耗的花費,對于我的生活沒有那么明顯的影響。
我小姨子家,她剛剛畢業,參加工作3年了,想著購買一臺車。剛好我們單位推出了一款新能源車,員工購車可以打折,我推薦給她。但是她考慮再三,放棄了新能源車的選擇。主要原因還是家里的一位長輩說,不要買新能源車,買車就老老實實的買個燃油車。并且,她說她家小城市,很少見充電樁,而且身邊的同事朋友也不怎么開電動車。考慮再三,購買了高爾夫。
比如,我另外一個有錢的老板朋友,家里做買賣的,石油相關,特別有錢。有一次出去游玩,他向我們展示他新購買1個月的阿爾法,特別強調的是,有家里保姆坐的地方,然后二排座椅能放倒,她姑娘可以睡覺。
舉例這么多,我想說的是,買車“適合”自己最重要!
其實,接下來就是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車輛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我們也只能依據一些原則,結合自己家庭的需求,自己做判斷,聽別人的結果,往往都不太靠譜。

那么首先第一點,就是預算。
其實預算就是你家的經濟條件的體現,是100多萬的阿爾法,還是5-6萬的二手車?你的承受能力最重要,打腫臉充胖子,真的沒必要。在農村老家,見過買寶馬的,只有過年的時候開出去幾趟。平時放在家里,不舍得用,也感覺用不起。我覺得,買車這種“攀比之心”要不得。
我提供一個公式:家庭年收入的30%-50%。比如你一家三口,夫妻二人掙錢20W/年,那么買車就可以在10W左右,不超過50%用車養車就會很爽,車輛就不會成為你的累贅,而是成為你享受生活的伙伴。
當然,也有個別職業有自己的特點,可以超過50%這個限定。比如我知道一個做生意的朋友,他說:有一他和別人去談生意,然后對方老板非要送他到樓下,他還很疑惑。他說,后來他反思過來了,對方是要看他開什么“車”,來評價他的資金實力。所以對于做生意的人,即便貸款買臺好車,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這車不僅僅是用來開的,更是做生意,彰顯實力的助手,是事業的助力。

其次,要考慮的就是:用途,也就是買車用來干什么的
是家用,還是商用?還是想跑跑網約車?每一種用車場景對車輛的需求都有較大的不同。
上面說的那個商業場景,車輛就是彰顯實力的工具。
我家生完二胎后,我就在考慮要不要購買一臺MPV,直到有一次,我們家出門旅游,坐飛機回來接機,預約了一臺MPV網約車,和司機聊天的經歷,讓我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車上我和司機攀談起來,說自己也想購買一臺MPV車型,司機特別直接說:別買!
首先,MPV這種車特別大,用起來不是很舒服,你看我們商用還好,你們家用,平時停車都困難。而且,女士不愿意開這種大車,買來也是你開,使用率低。而且MPV這種車特別費油,平時開還坐不滿,完全沒這個必要。他說他就開著這臺MPV車輛帶著全家出門旅游了,全家一臺車,的確很好。但是平時個人用,完全沒必要。即便你想五一、十一出游,完全可以租用一臺MPV車輛,提前做好打算,花費也不是很多。聽了他的話,我就買了現在的HS5。

還有就是面臨的另外一個選擇:新能源vs傳統燃油車
我覺得不論那種動力源,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完全沒必要跟風。如果在上海,沒辦法落牌,那么新能源車抽簽的概率更大。如果是小城市,東北冬天冷,那么還是燃油車更舒服。
這要考慮你的用車地域

還有,就是“調性”一致
就是這臺車符不符合你的調性(個性)
車輛也是有個性的,買車一定要:看顏值!看顏值!看顏值!
這點非常重要,你不要因為一點預算的問題,就省去顏值的考慮。因為車這東西,是日常陪伴你的,你看著喜歡,其他小毛病你都會容忍。
如果看著不舒服,哪怕有那么一點點小問題,都會被你放大!
結婚了的夫妻們,是不是有同感呢?你喜歡TA,TA放個屁都是香的,什么你都能容忍!而你們倆調性不一致,做什么都是錯的,越做越錯。
買車也是一樣,調性一直,顏值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