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托尼收到了不少中端價位的手機,看得出來大多數國產廠商這段時間的發力重點都在 2000 元價位左右。
像是一加 Ace 3V、真我 GT Neo6 SE、紅米 Turbo 3 等等,都精準卡在了 2000 塊錢上下,想要在這個價位搶占一份市場。

但是網友和編輯部的同事都表示,這些手機性價比確實都挺高,但來來回回都是這么些配置,除了外觀差異,剩下的東西都不太能提起大家的興趣。。。
就連以為能成為爆款的紅米 Turbo 3,銷量也算不上特別好,反而是發售一段時間的 K70 被襯托得更有性價比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iQOO 的 Z9 系列也發售了。

iQOO 的 Z 系列可能名聲沒有前面這幾個系列大,但按照具體型號劃分,它搶占的也是 1000 到 2000 多塊的這個市場。
如果讓托尼概括 Z 系列,那么我可能會用這三個關鍵詞:千元機、 LCD 和大電池。
比如上一代 Z8x 和 Z8 都采用了 LCD 屏幕,其中 Z8x 性能更弱,但是有一塊 6000mAh 的大電池,而 Z8 則是 5000mAh。

到了這次的 Z9 系列,iQOO 的策略有所不同,又多了一款 “ 超大杯 ” Z9 Turbo。
乍一看它的配置好像和這批新出的中端機配置差不多,但它有一個別家競品都沒有的優勢,那就是足足 6000mAh 的大電池!

其實上一代 Z8 也是有這塊大電池的,但僅限于入門的 Z8x 型號,但到了 Z9 這一代則是全系標配,人均大電池。。。
也就是說,這次想買大電池的小伙伴也不用再糾結性能了,直接買超大杯就能兼得。
而這是不是意味著,iQOO Z9 Turbo 不僅是一款兩千元價位的水桶機,續航還比別人好?
伴隨著這些疑問,托尼依舊提前用了幾天這臺手機,不過咱們還是老樣子先從外觀開始聊起。
其實這臺手機的外觀非常好講,因為它基本上就是 iQOO 12 的青春版。。。

除了鏡頭模組大小和 LOGO 位置調整,其余幾乎沒什么變化。

但分辨它和大哥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 iQOO 12 有尊貴的寶馬 M Motorsport 三色條紋點綴。
但不得不說,這個簡潔的外觀確實挺漂亮,哪怕下放到中端機也是一個不會出錯的選擇。
正面和現在市面上大多數中端機區別也不大,采用了一塊 1.5K 分辨率的直屏。

這塊屏幕用上了華星最新的 C8 發光材料,這玩意兒也是紅米 K70 Pro 和小米 14 系列的同款,素質還是很不錯的。
而且除了 4500nit 峰值亮度和 144Hz 刷新率之外,iQOO 還專門調教了 3840Hz 超高頻 PWM 調光和全程類 DC 模式調光等等,各種護眼模式都給了,放在這個價位還是挺有誠意的。

雖然 Z9 系列這次只剩下入門款還在用 LCD 屏幕,讓 LCD 黨默默落淚,不過既然 OLED 現在也整上了各種護眼模式,所以托尼覺得大伙也不用太難過。
唯一的槽點,可能就是這個下巴確實要比另外三邊寬了一點,不過對于一個兩千塊的手機來說,就這還要啥自行車?

說完了外觀,正常應該來講性能或者相機,但是這次托尼必須要把電池續航單獨拎出來講講。
眾所周知,作為互聯網上聲量很大( 破事兒很多 )的核心數碼愛好者,這幫人一直有一個很明確的需求,那就是我不要相機,我不要無線充電,但是我必須有一塊超級無敵巨 TM 大的電池!
但電池這玩意兒不是能說大就大的,手機就那么大點地方,要是做得太重太厚,那普通消費者也不會買賬。。。
好在最近兩年電池技術有所進步,最近一段時間的手機電池基本都在 5000mAh 往上,再加上芯片工藝提升,這倆 buff 一疊,續航蹭蹭往上漲。
而 iQOO Z9 Turbo 就是這么一臺疊滿了 buff 的手機,用上了最新的驍龍 8s Gen3 芯片,同時還塞進去了 6000mAh 的超大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