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標志著5G在我國正式啟動商用。
5G發牌五周年以來,中國5G在標準制定、網絡建設、技術研發、產業發展、融合應用等方面實現全球引領。5G網絡從“縣縣通”向“村村通”持續邁進,5G用戶普及率突破60%,5G標準必要專利全球占比42%,5G應用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4個。
5G發展“棋至中盤”,從5G網絡規模、應用覆蓋廣度與深度、用戶普及率等各方面,可以看出中國5G發展是落子鏗鏘有聲的“一盤棋”。回顧過去五年,中國5G發展取得了怎樣的成績?面向競爭愈發激烈的5G-A、6G時代,產業界如何保持領先優勢?
01
5G提“質”發展
夯實網絡底座
5G已經成為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典范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標桿。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在“2024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表示,要充分發揮信息通信業“加速器”“放大器”“倍增器”的重要作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更好支撐和服務新型工業化。
在5G建設中,“適度超前”策略確保網絡基礎設施能夠匹配甚至激發市場需求,從而避免了因網絡建設滯后而錯失商機,5G商用的成熟為我國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有力支撐。自2019年6月6日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以來,我國堅持“適度超前、以建促用”,扎實推進5G“建、用、研”協同發展,實現了網絡基礎設施全球領先、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數實融合應用成效凸顯、安全保障體系持續完善。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末,我國5G基站總數達374.8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31.7%,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超26個;5G移動電話用戶達8.89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50.6%。
5G建設成本高是全球5G商用面臨的難題之一,對此,我國幾家運營商以共建共享的方式降低了5G建設的總體成本。例如,中國移動、中國廣電共建了190萬個5G基站;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則聯合建設了全球首張、規模最大、網速最快的5G SA共建共享網絡,累計開通121萬個5G共享基站,為全球運營商探索快速、低成本建設5G網絡提供了寶貴經驗。截至2024年4月底,我國超90%的5G基站實現了共建共享,5G基站能耗較商用初期下降20%。
與此同時,面向廣闊的鄉鎮、農村地區,中國構建了廣覆蓋的5G鄉農低頻網,顯著提升了農村地區網絡覆蓋水平和用戶體驗。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已累計建成62萬個700MHz 5G基站,中國電信部署了25萬個800MHz 5G基站,中國聯通部署了68萬個900MHz 5G基站。這些低頻基站不僅有效降低了鄉村地區的5G建網成本,還憑借廣覆蓋、大帶寬的優勢,為農村經濟、智慧農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為了有效提高網絡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偏遠地區5G網絡覆蓋水平和用戶5G服務體驗,2024年5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聯合宣布啟動5G異網漫游商用推廣,這是5G網絡共享的重要舉措,也是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繼續深化。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表示,此舉將有效減少重復投資,提升5G網絡整體效能,有利于提高邊遠地區5G網絡覆蓋水平,助力縮小“數字鴻溝”,標志著我國5G共建共享進入了全新階段。
02
5G向“廣”延伸
賦能千行百業
從地下千米煤礦到萬噸巨輪裝卸港口,從輕工業棉紡織生產到重裝備智能制造,5G與各行各業的融合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5G不僅是通信技術的迭代,也是推動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催化劑,更是推動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支撐。
五年來,5G應用已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4個,應用案例數超9.4萬個,5G行業虛擬專網超2.9萬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數超過1萬個。其中,三大運營商積極發展創新,推動行業應用提質擴面,加速推進5G應用在千行百業不斷攀登新高度、拓寬新“賽道”、取得新突破。
中國電信大力推動“5G+DICT”協同發展,推出雙域快網、5G輕量化、量子加密專線等應用,夯實5G視聯網、星辰大模型、5G邊緣算力等能力底座,以5G定制網產品為抓手,探索形成涵蓋“云網邊端數智安”的產品模式,實現“云網一體,按需定制”,推動5G融入千行百業,實現了“5G+工業視覺”“5G+生產現場監測”“5G+遠程設備控制”“5G+廠區智能物流”等20大行業應用場景,打造了智慧礦山、智慧工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一系列典型應用。截至目前,5G行業應用項目累計超3.2萬個,建設行業虛擬專網超1.1萬個、行業標桿項目超1500個。
中國移動堅持5G創新引領,從“首個突破”到“規模復制”,商用案例連年翻番,全力以赴為經濟社會民生各領域數智化轉型注智賦能。發牌五年來,中國移動不僅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推出了全球領先的5G專網,還打造了全球最多的5G行業應用案例。截至目前,中國移動5G專網收入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實現三年連續翻番;累計打造了近3.6萬個5G“商品房”,覆蓋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4個。其中5G智慧工廠落地項目超4500個,5G智慧礦山落地項目達610個。
中國聯通持續深耕行業市場,圍繞用戶痛點需求,充分挖潛典型核心應用場景,加速推動由外圍輔助向核心生產環節延伸,實現5G應用深度和廣度雙突破。截至目前,中國聯通打造了超過500個5G應用場景,累計打造超3.3萬個5G應用商業化項目,5G專網服務行業用戶超過10000家,覆蓋采礦、鋼鐵、電力等74個細分行業,致力于加速傳統產業數字再造,助推企業提質、降本、增效,為全面服務新型工業化提供強勁“動力源”,為中國式現代化打造數字“新引擎”。
此外,5G與其他技術的融合創新,還催生出更多新應用、新業態、新模式。如基于5G的沉浸式、交互式內容不斷豐富,5G電商直播、5G新通話、數字博物館等新業態層出不窮,帶動經濟總產出的作用愈發明顯。數據顯示,自5G商用以來,通信業投資已連續5年保持正增長,連續4年的年投資規模超4000億元,5G累計投資超過7300億元。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5G商用以來,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5.6萬億元,間接帶動總產出約14萬億元,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03
向“新”出發
共筑數智未來
在為5G的發展成績感到歡欣鼓舞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5G產業發展仍然面對諸多挑戰這一現實。俗話說:“棋到中盤方知險,落子為定終須全”。我國5G雖然形成了系統性的領先優勢,但在網絡覆蓋廣度和覆蓋深度、融合應用、核心技術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無法實現多場景、全覆蓋、“空天地海”一體化的網絡通信,不能滿足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等。由于5G頻段相對較高,傳輸距離較短,因此需要更多的基站來保持覆蓋范圍,導致基站的部署密度要比4G時代更高,基站的功率和維護成本也會相應提高。
在5G行業應用領域,雖然運營商會同產業界合作伙伴開展了大量、廣泛的探索實踐,無論是應用部署數量還是經營收入都有了顯著提升,但在實際應用中仍面臨部署成本、商業模式、安全隱私、標準合規等多方面的挑戰。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基于現有5G良好技術產業和市場發展,5G進入向5G-A演進階段,實現10倍速率提升、更大規模連接和更低時延等特性,更為重要的是持續擴展了更多融合應用場景。5G-A是5G向6G演進的中間階段,起到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為5G發展定義新的目標和能力,為6G發展奠定基礎。
5G-A技術的商用布局和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深化了行業數字化轉型,探索了5G應用的“新藍海”,還推動了產業數智化轉型和升級。
如今,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5G-A在標準、技術、終端生態等方面日趨成熟,已從標準化階段步入產業化的實施階段,2024年5G-A正式開啟商用,但從“能用”到“好用”,5G-A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棋至中盤,酣戰剛剛開始。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征程上,5G“下半場”的發令槍已經打響、5G-A商用部署持續加快、6G也鼓角相聞……中國信息通信行業將堅持創新引領,推動我國科技自立自強實現新突破,為世界移動通信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