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的出現,虛擬數字人逐漸成熟,而讓虛擬人富有生命力和有影響力,是當前未來的行進方向。作者總結了虛擬數字人的應用和觀察,一起來看看吧。
生成式AI的技術讓虛擬數字人不僅僅只有系統設置好的能力,更可以具備“靈魂”。
如何讓虛擬人有生命力和有影響力,是未來行進的方向。
21年我關注這方面的時候,大部分還是處于電影特效環節,一個真人需要穿一些專業的動捕設備,然后需要設計同學進行大量的人工建模和綁定;
23年年底到現在我再次對這個行業的現狀進行了一些摸索,發現確實有了驚人的迭代。
剛開始還是處于應用本身的更新,22年我有次在廣州一個展會上看到了做數字人直播的SaaS公司,印象非常清楚,當時還詢價,大概是8000/人/月;而且其他的展位都是有商品的,只有這家放了ppt,而且連海報都還沒有,只是一個黑白A4紙,打印的產品說明。
當時這家公司的人還是一些“假人”建模出來的,并且音和形的擬合度也非常低。
整體觀看,非常假。
但是時日至今,現在確實能夠夠看到一些還不錯的數字人。
一、虛擬數字人的幾個常見應用
1. 虛擬偶像
產出一些音樂、小短劇、照片等,主體基本由公司進行運營,在各大社交平臺進行圈粉。
商業化變現路徑:粉絲經濟
代表作:洛天依(二次元音樂)
柳夜熙(劇情)
2. 虛擬主播
播音主持專業賽道,對新聞、綜藝等進行專業的主持;也有在抖音小紅書代替真人出鏡,呈現內容;
商業化的變現路徑:節省人力 + 資本價值
代表人物:央視的主播小C
3. 數字員工
服務于企業,多有IP屬性、品牌代言和跨界屬性,帶來一些“噱頭”,視覺效果加持,提供一些客服能力。
商業化路徑:品牌價值、資本價值
代表人物:百信銀行的員工AI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