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對剛剛結束的重慶汽車論壇總結為“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因為至少六家汽車老總都對當下的汽車市場內卷環境大吐苦水。

尤其是廣汽集團董事長,對汽車產業內卷表示悲觀,認為這對整個汽車產業的發展弊大于利。很顯然這跟廣汽集團下轄的兩大盈利品牌銷量下滑有關。最近也不斷傳出廣汽裁員的新聞。
而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則認為內卷擁有兩面性。很顯然吉利在目前過得還算不錯。

另外兩家企業認為這是良幣驅逐劣幣的時候,他們就是比亞迪和長安汽車,這兩家車企1-5月份的銷量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名,過得相當滋潤。
而造車新勢力的各位網紅大佬都統一口徑,說應該卷價值,而不是卷價格。這說明造車新勢力的盈利能力還比較堪憂。

實際上,內卷帶來的弊端不僅僅是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會帶來各家企業供應鏈關系崩壞的問題。
簡單的說,那就是沒利潤、掐款拖死供應商,批發壓庫壓死經銷商會。其結果就是,廠商很多隱形的負面信息被曝光出來。

前一段時間,保時捷經銷商“造反”,隨后是遙遙領先經銷商拉橫幅,實際上都是價格內卷造成的,供應商拿不到結款,經銷商賣不出去批發庫存車,經銷商活不下去自然會率先曝光企業“內幕”。

有消息稱,雷克薩斯在去年和今年連續曝光內部貪污腐敗問題,就是因為車不好賣了,KPI壓力造成經銷商的爆料,包括不能說的CC汽車也是供應商爆料,把副總送進了監獄。

所以對于車企來說,價格內卷直接帶來的損失還是可控,但產業鏈帶來的二次傷害才是無法預估的,畢竟外人對車企內部的黑料了解不到,但內部人卻可以隨時曝出大瓜。
如何哄好和監管內部人,才是車企先要做好的一件事。這也是此次重慶汽車論壇聲討“內卷價格”的主要原因。
而比亞迪和長安汽車就沒有被內卷帶來困擾嗎,當然也有,但銷量上去了,所有的問題就都掩蓋了,被壓款的供應鏈能看到未來結款的希望,而經銷商再沒利潤,也能把車賣出去保持流動資金。但其他車企,銷量只要下滑,供應鏈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隨時曝雷。

所以,與其說各大汽車主機廠在給產品“保價”聲討價格內卷,不如說是在給經銷商和供應鏈一個表態,主機廠給大家爭取生存空間,請不要輕易曝我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