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兩年前吧,我們辦公室曾經(jīng)對BJ212進行過熱烈討論,雖然那時候是因為傳出要“改款”,但老兵魅力就這么該死——擋也擋不住。
誰能想到,都2024年,這臺老古董居然還愿意換代。
BJ212在中國市場幾乎算是個極端的存在,愛它的,說“承載了無數(shù)光陰故事”;不愛它的,說“移動廢鐵”。
其實我也想不通,為什么這種有群眾基礎的常青款,這么多年一直摳摳搜搜,就連出新車都要把缺點保留下來,要擱我爸那會兒,買這車的人一定是個熟練的修理工,不都說嘛,BJ212是“開一年修兩年”。
至于新款,總的來說我不看好,但為了避免被人Diss是黑粉,我先戰(zhàn)術評價一下好了。根據(jù)目前信息,新款賣點可以籠統(tǒng)分成兩個部分:
(1)硬件
甭管被歸類成“大G”還是“牧馬人”,全新212致敬復古經(jīng)典的誠意,是得頂禮膜拜。蚌式發(fā)動機蓋、防空燈、復古前風擋、分體式圓形尾燈......這套組合拳打下來,怕是又能讓中年大哥來一波回憶殺。
另外,雖然砍掉了鋼板彈簧后懸架,但新車依然采用的是非承載式車身,有大梁,有車身剛性,離地間隙、通過角、離去角的數(shù)據(jù)應該也都不錯,深度越野問題不大。
(2)軟件
全新212的價格跨度會很大(不是我說的,是他們家高管說的),具體數(shù)字還沒有定,但不難猜測,社畜消費得起,畢竟陸付軍需要讓它完成走量任務,即便212在兩年前就已經(jīng)變成個牌子了。
我猜,最后可能定在10-20萬元左右。
不過講正經(jīng)的,價格好像從來都不是硬派越野車主的關注重點,因為這個市場幾乎沒出現(xiàn)過“低價又暢銷”的產(chǎn)品,賣得好的通常都不親民,比如普拉多、方程豹、坦克300、牧馬人......原本哈弗H5有機會成為例外,但結果沒能出人意料。
H5最大的硬傷,我認為是“裝了大梁”,非承載式車身雖然越野很強,但舒適性卻很垃圾,你讓社畜花12萬去買一臺哈弗H5當城市代步車,TA們大概率是不愿意的,起碼爹媽會吐槽“你被割韭菜了吧”。
又或者是我格局小?可能人家學的就是牧馬人的設計理念,考量重點是“怎樣才能更耐造”。話說,傳統(tǒng)越野車差不多都是這個調(diào)調(diào),比如奔馳大G、老一代路虎衛(wèi)士等,那個時代的產(chǎn)品,主打的就是一個“硬”字。
為什么聲望那么高的牧馬人在中國賣不好,你懂了吧?沒幾個人真住在窮山惡水的荒郊野外,花大幾十萬買一臺“玩具”,顯然不符合當下的國情。再說了,咱們的越野文化也沒美國人那么普及。
當然,哈弗H5的銷量還是能看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尺寸比較越級,對某些“務實”的中國車主來說,這就夠了。
該說不說,有哈弗H5當參照物,全新BJ212就顯得有些不夠看,車長才4米7多點,完全被吊著打,而且也不如捷途旅行者,頂多可以在老款BJ40面前擺擺架子。
軸距2860mm,也沒亮點。
基本上,全新BJ212就算只想安靜當臺工具車,也不太夠格。
50多年磨一劍,感覺終究錯付了......
我還是喜歡老一輩工匠人的精神,他們是真能處,不然當初也不會專門弄個“鐵頂版212”出來,后來甚至還開發(fā)了新底盤。
我估計,那時候BJ212的擁躉們看到這些,就跟15年前普拉多第四次換代給中國車主帶來的震撼一樣,我到現(xiàn)在都記得,2009年在汽車論壇上給“帶頭大哥”刷好評的日子。
前段時間朋友問我,說“BJ212是什么時候開始沒落的”,拋開工藝那些被說爛了的東西不談,我個人認為一個關鍵點是“主機廠太不會營銷”,本來212還能靠性價比刷刷存在感,誰能想到,有一天它會在價格層面這么有“上進心”。
群眾對BJ212的惡評,大部分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流傳出來的。
關于負面信息,講個有趣的事情,前兩天北汽集團親自下場做公關,原因是“北京汽車制造廠在營銷上碰瓷”。
我在想,北汽集團這番義正言辭的說明,會不會反向給BJ212帶貨呢?論品牌影響力,北京汽車裝配廠跟富路集團加在一起都不夠給““老東家”提鞋的,去年極石01上市的時候,還有人吐槽“這臺車最大的敗筆,就是源于北汽制造”。
從底層造車邏輯來看,全新BJ212要想大賣,瞄準承載式SUV會比較好,比如捷途旅行者,這臺車一個月的KPI,都快趕上BJ40干半年了。
雖然,全新BJ212在捷途旅行者面前勝算并不大,但敲打一下BJ40還是可以的,況且兩臺車因為定位關系,潛在受眾基本重合,陸付軍賣車會更容易點。
剩下的問題,就是定價和配置了,只要全新BJ212在這兩方面可以制造“驚喜”,拿回點彩頭是有戲的。起碼,現(xiàn)在它的關注度已經(jīng)很高了,加把勁兒,興許能成為硬派越野領域的小米。
我挺希望陸付軍快點造一臺插混或純電版的BJ212出來,不管怎么說,這是趨勢,假設時間倒退兩年,陸付軍考慮的可能是“怎么才會像坦克300一樣”,但在這個節(jié)骨眼,能上綠牌的越野車才是版本答案,這有助于全新BJ212用差異化優(yōu)勢反超競品,不然,新車看起來完全不像2024年應該有的東西,除非你告訴我“人家就是拿來出口的”。
講個冷知識,北汽在很早以前就想造增程版BJ212了,只是后來跳票,我猜應該是當時技術還不成熟,回過頭去看,極石01倒像一場及時雨,可以給BJ212的新能源化提供很多參考:比如那臺1.5T的增程器,油耗也就7.95個(WLTC工況),這成績對于一個2.66噸的龐然大物來說相當不錯。
全新BJ212的整備質(zhì)量是2.265噸(套件版),發(fā)揮一下拿來主義,增程版BJ212真要造出來,油耗應該能控制在6L左右。
就......還算挺有吸引力的。
再偷個懶,電動機、續(xù)航、驅(qū)動等等也照搬過來,增程版BJ212會是一臺不錯的新能源大玩具。重點是,經(jīng)濟成本應該不會超過15萬,這賬面數(shù)據(jù),是同級競品比不了的,而且年輕人還喜歡。
不管承不承認,燃油越野車都在變得愈發(fā)小眾,像全新BJ212這種想要靠“情懷加持”讓消費者買單的產(chǎn)品,講真是挺不討好的,不然現(xiàn)在的“新兵”怎么會一股腦地沖新能源呢?就連BJ40,都要推出新能源版本了。
你品,你細品。
中國的越野車市場從未像今天這么火爆,但在風口之上,全新BJ212卻未必能飛起來,中國車主已經(jīng)不好忽悠,打情懷牌對陸付軍來說大概率不會產(chǎn)生什么奇效,即便你聲嘶力竭地大喊“老兵不死”。
EV說:
陸付軍雖然并非完全不懂造越野車,但他肯定不懂怎么造BJ212,在忽悠中國大哥買越野車這件事情上,陸付軍以及背后的北京汽車裝配廠,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出路究竟在哪里,沒人能跟陸付軍說一個準確答案,出于私心,我只希望全新BJ212最后不被淹沒在歷史塵埃里,畢竟像這種有歷史底蘊的“門面”,已經(jīng)不剩多少了。
最后,即便看在廠名的份兒上,也得送上美好的祝福,希望在別人卷價格、卷技術的時候,不要一味地卷回憶,拿出點真東西,讓212輝煌再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