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從來不看工資條”這句話之前曾經將格力頂上熱搜,而格力集團的董事長董明珠女士也一直是“新聞”不斷。
從最初的口號“格力空調要做到技年最好”,到“你不用就是你的損失”等等,可以說一番操作的確讓格力的曝光量持續上升。
那么這么多年過去了,如今格力是否還是當年的格力?

如今格力如何?
從1985年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成立冠雄塑膠廠開始,到1991年合并建立格力空調器廠,格力經歷了從創業到壯大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格力不斷調整產品結構、銷售渠道和管理機制。
在經歷了十年的風雨后,格力開始逐漸意識到打鐵還需自身硬。

只有不斷的革新把技術牢牢掌握,格力才會越來越好。
因此格力開始重視科技創新,每天能從實驗室誕生20項專利。
這也是格力經歷24年走到今天,依然屹立的原因。

實際上,格力的發展還得益于其獨特的營銷模式和品牌戰略。
從1997年獨創“區域性銷售公司”的營銷模式以來,格力通過不斷的品牌升級和國際化戰略。
其產品遠銷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最大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國有控股專業化空調企業。

自2011年以來,格力不僅掌握了核心技術和實現了產品的綠色低碳轉型,還通過技術創新為家電行業實現低碳發展做出了貢獻。
同時格力在國際展會上也是頻頻亮相,而其中格力一些核心科技成果也無不讓人眼前一亮。

在2024年中國制冷展上斬獲大獎的全新中央空調機組,這些都證明了格力在中國電器界的實力。
然而時至今日,格力18年老大地位已然被終結,中國空調一哥誕生,那么它是誰呢?
信源:《美的集團2023年總營收3737億元,營收、利潤雙雙創歷史新高》——美的官網2024-03-28

格力老大地位被終結
格力18年的老大地位被結束,打敗它的確實是國內最大的空調集團——即美的集團。
美的集團在上半年的營業額達到了1390.67億元,平均每天進賬約7億人民幣。
這一數據不僅顯示了美的集團的強大財務實力,也反映了其在國內空調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此外,美的集團空調業務營收首次超過格力達到640億,而格力同期的營收為413億元。

這標志著美的集團,正式結束了格力霸主地位,成為中國最大的空調制造商。
那么話說回來,格力為何會被美的終結呢?
究其原因,首先可能就是就是格力所給的工資并不高。
大部分人也就8000塊左右的水平,這跟華為對比起來至少差了8倍。

毫無疑問的是,這種情況也必將導致人才的流失……
也正因為如此,格力的科研水平已經趕不上后來者的美的品牌。
同樣的差不多水平格力的價格就真的不“美麗”了,在這種情況下格力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信源:《聚焦白電“三巨頭”,美的、海爾、格力競爭力分析》——紅星新聞 科技圈官方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