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親民,肯定是國產車最親民,尤其是在比亞迪崛起之后,國產車更是開始大張旗鼓的生產,無論是新能源還是燃油車,國產都不遺余力的生產,就連華為小米這些電子廠商也開始生產汽車,但畢竟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淀,除了比亞迪之外,大家更愿意考慮合資車。尤其是合資車如今大降價,性價比大漲,比如這款大眾朗逸,確實是經濟實惠的選擇。

朗逸雖然只是一臺緊湊型車,但其銷量卻非常可觀,僅僅3月份就銷售了21216臺,年銷量更是達到了34萬臺以上,很多人入手這款車并不是看中朗逸的實力,而是朗逸的價格,實在是親民啊。在售的13款朗逸一開始被定價在8到15.2萬,對于一臺合資車,這樣的價格也是有很多人能接受的,可是在北京等大城市里,居然還有高達4.8萬的終端優惠,雖然丐版車沒有參與到降價中,但頂配卻降到了11.3萬,十萬級的緊湊型合資車以前可是很難見到,如今合資車能有如此大的讓步,也要感謝國產車的給力。

以大眾的品牌力,大家肯定覺得朗逸最出色的肯定是油耗或者是質量,那可就錯了呦!朗逸最出色的是它的外觀,因為如今的朗逸有兩種外觀可選,有普通的大眾朗逸,采用的依然是傳統的家族式風格,還有星空版的朗逸,大眾家族風也是肉眼可見的,但中網造型卻設計成了星空元素,看起來更加年輕有活力,即便是成年人駕駛起來也毫無壓力,而且也不僅僅是朗逸采用兩種外觀,大眾的其他車型也有采用星空外觀的,比如大眾帕薩特,就這一版絕對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車身尺寸上,朗逸也做出了改變,由2023款的4561mm升級到了4678mm,包括車寬和車高也都增加了一點,尤其是軸距,由原來的2651mm增加到了2688mm,這樣尺寸上的升級對朗逸的空間有很大的幫助,在A級車市場中幾乎是天花板級別的了,就算是一米八的身高坐進去,腦袋和大腿也有一些活動的空間。就是后排地臺有點太高了,所以中間位置并不適合長時間乘坐。后排靠背能夠放倒,可以將原本就有510L的后備箱空間進行擴充。至于座椅的舒適度就不要太過奢求了,因為硬度確實有點高,長時間乘坐會腰疼啊!

內飾的設計就沒有外觀大膽了,大眾家族風濃厚,保守的設計看起來沒什么創新,還采用了大量的塑料材質,肉眼觀察倒是不錯,但動手摸一摸就知道,朗逸與同級別的日系車還是有一點差距的。8或12英寸的中控屏沒多大的實用性,科技感或者靈敏度就不用想了,只具備一些常用的功能,比如4G車聯網或者幾種語音識別等,不過朗逸也有自己的小特色,那就是攝像頭和雷達了,在十萬這個級別上能看到這幾樣東西真不一般,而且在配置上朗逸也比較舍得,即便做不到樣樣標配也能獲得八九分的成績了,還有6氣囊。

動力上有兩種選擇,起步是1.5L的自吸發動機,有著110馬力的功率,搭配上6AT變速箱后,可以將油耗控制到5.9L起步,就是加速不夠給力,尤其是上坡的時候后勁不足。因此朗逸還有一種1.5T+7DCT的動力組合,有著160匹的功率,油耗也是低至5.4L起步,還是92號粗糧,即便是跑上100公里的市區,油耗也才6.4L左右。但缺點也顯而易見,那就是變速箱容易頓挫,尤其是在市區總是停了走,走了停的時候。除此之外朗逸的噪音真的很讓人煩躁,尤其是高速行駛時,胎噪風噪都要忍受。

而且朗逸的底盤在同級別車中是比較高的,對車輛的操控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過彎道的時候,很清晰的感覺到車身的側傾,如果是新手很可能就會手忙腳亂了,所以朗逸并不適合激烈駕駛。那這樣的朗逸值得考慮嗎?好了,我們下期再接著聊吧,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