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從發布之初就遭受了不少非議,銷量相比理想L系列確實不如人意。一方面因為其上市時55.98萬的售價超出了很多用戶的預算,另一方面作為MPV定位,本身的受眾群體就更小。也正是因為銷量原因,讓更多人看到、體驗到理想MEGA的機會不多,更難以理解這究竟是一臺什么樣的車。作為提車兩個月的理想MEGA車主,我想通過自己與家人的使用情況告訴大家,理想MEGA的真實表現。
為什么要買理想MEGA
在理想MEGA之前,我是一個理想L7的車主,這臺車是我擁有的第一輛理想汽車,在近一年的使用中,整體上我和家人都非常滿意。當然,理想持續穩定的銷量更是我敢于繼續購買理想的倚仗,一周交付量能高達一萬臺并且連續多周獲得新勢力銷冠的品牌基本沒什么后顧之憂。
但在日常出行中我發現理想L7也并不是完美無缺的。
其一,當初選擇理想L7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增程式動力,短途用電、長途用油,再加上家充加持,幾乎是在我心中最完美的動力模式,可真正使用之后才發現,長期中短途出行的我只會嫌棄純電里程太少,一年的時間95%都是在純電行駛,這加深了我需要一臺更長續航純電車的認知。
其二,我的家庭周末長期五人滿載出行,雖然理想L7已經是五座中空間非常不錯的車型,但后排乘客特別是搭配上安全座椅之后,幾乎談不上太多的“乘坐自由”,由此認為自己需要一臺六座甚至七座更大的車型,讓每個家人都能得到不錯的乘坐體驗。
當然,考慮到家庭中短途出行較多,純電車補能效率也是我的關注重點。當時理想MEGA號稱 “12分鐘500公里”,讓我印象深刻。在之后兩個月的使用中,理想MEGA沒有辜負我的期待,5C超充樁半個小時內基本就可以充滿,即便是第三方樁也能輕松跑滿額定功率,我至今還沒碰到過跑不滿、充不上的情況,理想MEGA是真正做到了“不挑樁”。
結合以上幾個關鍵詞:理想優先、純電、補能方便效率高、6/7座,那理想MEGA幾乎是我的唯一選擇。
由理想愛上汽車的妻子
“你覺得理想怎么樣?”
“滿意︺?︺”
我的妻子跟很多普通女人一樣,本身老師的職業意味著幾乎對車沒有什么太多的概念,在接觸理想之前,她只會認為車就是一個從A到B的交通工具,對于她來說并沒有太多區別,甚至第一次購買理想L7的時候,她都沒有陪同,完全是無所謂的態度,但理想改變了她。
購買理想MEGA的時候,她強烈要求跟我一起,看到理想MEGA的那一瞬間,她很驚嘆,“這個車看著好有未來感”,當銷售主動向其介紹車內的一些內飾功能的時候,她卻擺了擺手,“我知道怎么玩,你們理想我太熟了”。
沒錯,我妻子對理想最滿意的就是在智能空間上的豪華感與娛樂性。對于曾經的她來說,長途自駕一定是“上車就睡覺、下車就尿尿”,換成理想之后,上車打開電影,眼睛看累了就在副駕拿出麥克風高歌半小時,對于駕駛位的我來說,更活躍的副駕以及理想MEGA可靠的高速NOA大大的減輕了我的駕駛疲勞。
當她知道要賣掉理想L7換車的時候,她跟我一樣堅定表態要繼續選擇理想,只是因為“習慣”。習慣了副駕超舒適的大座椅、豐富獨立的娛樂屏、超強防曬的電動遮陽簾、超大的百變儲物空間...女人就是這樣,她不在乎一臺車動力強不強、電池大不大、發動機穩不穩定,她只在乎坐上去的那一刻,從車輛各個細節反饋出來的“關懷”。
當然,理想MEGA同時也給我老婆帶來了煩惱,因為本身接近5米4的長度,晚上經常會出現我喝了酒她開回家的情況,雖然我已經想好了代駕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但她還是克服自己對大車的害怕執意要開,深夜車少,但肉眼可見其在駕駛位的緊張。
可隨著城市NOA的推送,這件事也基本解決了,回家路途大部分時候可以通過NOA完成,特別是對于理想MEGA最困難的停車部分,可以完全交給“自動泊車”。智駕上的逐漸成熟是理想這兩年個人覺得進步最大的地方,這也是理想團隊對智能駕駛大量投入后結下的碩果。
不再抗拒電車的父母
“爸,你暈過車嗎?”
“老子這輩子沒暈過車”
“停一下,嘔”
“...”
2019年,電車剛剛普及,我就開了一臺朋友的電車讓父母感受,本想讓他們能親身體驗新技術、新動力,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從那次之后,老兩口再也不愿意坐我開的車了,哪怕自己有出門需求,寧愿喊我的表哥去接,也不要我這個親兒子開車送。
直到理想出現,理想在底盤上的調教是我開過這么多車中最特別的,可能在此之前幾乎沒有車企會把一臺中大型車的底盤做的這么軟,因為軟必然帶來支撐性不足的問題。這么大尺寸的車型如果支撐不足,會給駕駛員非常不好的體驗,但理想經過幾次OTA之后,已經能把控好其中的平衡,這一點我覺得才是理想品牌真正在汽車市場獨樹一幟的能力。
在我的多次強烈“請求”下,父母也終于愿意再次乘坐我的車,但老兩口給出了完全不同的評價——“很穩、很舒服”。理想在底盤上對乘坐者的照顧是非常完善的,我覺得這方面的成就應該是得益于理想工程團隊對空懸的持續深入研究,才能造就這么獨特的駕乘體驗。
因此很多時候我們總會聽到一些聲音說理想汽車就是“冰箱彩電大沙發”,這是對理想整個優秀的底盤調教團隊的不尊重,只有開過坐過理想車的人才知道理想的底盤有多好。
理想MEGA前段時間更新了“后排舒適模式”,在動力輸出上跟底盤相配合,讓后排的乘客幾乎感受不到電車的眩暈感與拖拽感,這讓我的父母也越來越喜歡理想這個品牌。再加上獨立座椅靠背、腿托、座椅角度、座椅前后均可電動調節,配合座椅通風、座椅加熱、腿托、扶手加熱和全身SPA級十六點按摩,我的父母在理想MEGA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乘車體驗,他們也更愛坐我的理想MEGA。
“就要理想”的小孩
“我就要坐理想”
一個四歲的小孩子懂車嗎?他肯定完全不懂,他甚至對車都沒有形成太正確的觀念,但偏偏特別喜歡理想,而且喜歡的毫無道理,甚至因為理想MEGA每個周末都在期待出門。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個人工作原因有時候會開其他品牌的車型回家。這次五一自駕外出,小孩知道不開理想MEGA的時候,立馬哭了出來“我就要坐MEGA”。
這臺車在他的心中就是一個具備科技感的大玩具,這并不意味著他一定要在理想MEGA上獲取什么,只需要坐在里面,他就能感受到快樂,我想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理想獨特的高鐵造型天生對男孩子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在停車場,它也經常會被路過的小孩圍觀,這一點也是理想品牌成功的關鍵。
當然,車輛后排屏幕的存在讓自家小孩就更開心了,一般在停車等待時就會給他放一些動畫片,坐在第三排也不會距離過近傷害眼睛,更重要的是,這段時間他都是安安靜靜的,真的是非常省心。我經常跟朋友分享,我的帶娃神器就是理想MEGA,開車出門辦事偶爾帶著娃太省心了。
當然,自家孩子也不是對理想MEGA 100%的滿意,他不止一次給我提過,為什么理想MEGA不能玩方向盤賽車游戲(特斯拉那一套賽車游戲),個人還是希望理想后續能夠專門推出一些類似的游戲,甚至可以在特斯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加入油門跟剎車踏板,直接把理想MEGA的主駕駛艙變成賽車游戲模擬器。
其實對我而言,這臺車讓自己最滿意的地方就是讓家人都滿意。當然,理想MEGA如今銷量確實不如預期,個人覺得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真正看過、開過、體驗過這款車的消費者太少,大部分都是人云亦云。
對理想這個品牌亦是如此,實際上理想已經連續7周蟬聯新勢力銷量第一,并且單周銷量超過了寶馬與奧迪,躋身國內豪華品牌前三名,這是中國造車史重要的里程碑,背后更是凸顯了理想在家庭產品矩陣豐富度、智能駕駛技術儲備、銷售策略等多個維度的領先。
如果你的需求跟我相似,建議一定要線下去實地感受一下,理想包括MEGA在內的所有產品絕對能給你額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