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之后,歐盟委員會突然的關稅大棒給原本平靜的汽車板塊激起一絲波瀾。值得注意的是,這則看似利空的消息卻像是一劑強心針,幾家上市公司車企都表現出了逆勢上揚的態度,絲毫沒有把關稅放在眼里。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布相關公告,對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將分別加征17.4%、20%和38.1%的關稅;對其它配合調查的制造商將征收21%的關稅,不配合調查的制造商將面臨38.1%的關稅;加征的關稅在10%的普通進口稅上額外征收。此外,進口自中國的特斯拉汽車可能適用單獨的稅率。
一天后,6月13日,A股市場在三大主要指數全面下挫的背景下,汽車板塊逆市微幅上揚0.11%,延續了連續四個交易日的上升趨勢。港股汽車板塊更是結束了連續幾天的震蕩,強勢反彈,整體漲幅達到3.01%,領跑港股。
比亞迪股份曾一度領漲超過8%,零跑汽車觸及漲幅5%的高位,吉利汽車也曾高漲超4%。盡管隨后各股漲幅有所回調,多數汽車股仍以紅盤報收。
對于歐盟委員會突然的加稅政策,德國汽車工業協會、歐盟中國商會、寶馬集團、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等協會、車企均表示反對。
也有證券公司分析,從歐盟對華加征“雙反”稅的歷史案例來看,本次純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幅度處于中游水平。另一方面,自主車企目前出海以亞非拉地區為主,中國純電車型在歐洲性價比優勢明顯,加征關稅后短期對歐洲出口有沖擊,但由于對歐洲出口占中國乘用車出口比例不高,整體影響有限。
可以說,歐盟反傾銷稅政策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而且,去除歐美日韓印等自主車企較難進入地區,全球仍有較大市場空間,對自主車企而言市場仍廣闊。
6月14日,中汽協發布5月汽車產銷數據:5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7.2萬輛和241.7萬輛,銷量同比分別增長1.7%和1.5%。截至目前,汽車今年產銷累計達到1138.4萬輛和1149.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5%和8.3%。
在出口方面,今年總體延續去年強勁的增長態勢。5月海關統計汽車出口56.9萬輛,同比增長30%,當月出口金額達到105億美元,同比增長17%。今年1-5月份,汽車整體出口達到245萬輛,同比增長27%,汽車出口金額達到464億美元,同比增長20%。
聚焦在個股上,與大部分企業不同,受歐盟委員會關稅制裁最嚴厲的上汽集團依舊在股價上表現出了一定的劣勢,而上汽也是在歐盟區出口占比較高的車企。
6月13日,上汽集團股價一度下滑3%來到13.7元,接近歷史低點。上汽也選擇在此時開展了大范圍的回購計劃。
據上汽集團公告顯示,6月11日,公司完成回購,已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實際回購公司股份數量合計為約703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6081%,回購最高價格為人民幣15.29元/股,回購最低價格為人民幣13.03元/股,回購均價為人民幣14.21元/股,使用資金總額為人民幣約10億元。
由此,上汽也成為今年A股這波回購潮中,動作較大的上市企業。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大額回購計劃頻出。從回購金額來看,上述964單計劃回購金額合計在596.26億元至1130.82億元之間。其中,16單回購計劃上限超過10億元,大多以中字頭央企為主。
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前A股市場大多數公司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回購能夠向市場傳達盈利穩定以及企業價值被低估的積極信號,提高投資者信心,有利于資本市場的股價表現。
同樣,比亞迪在今年4月份開啟的4億元回購計劃也預計將在本月完成。從今年年初開始,比亞迪的股價也伴隨著銷量一路高歌猛進,從年初最低的172元上漲到本周最高258.28元每股,漲幅超過45%。
特別是在上個月,五代DMI技術的發布,就讓比亞迪的股價在短短幾天之內上漲約10%。截止目前,比亞迪股價為253元每股,風頭無兩。
放眼全球,目前能與比亞迪一較高下的新能源車企恐怕只剩下特斯拉了。在本周剛剛結束的股東大會上,特斯拉也迎來了新的改變。
北京時間6月14日,萬眾矚目的特斯拉2024股東大會正式批準馬斯克五百億美金的天價薪酬,全體馬斯克粉絲小股東獲得了一次巨大勝利。與此同時,這也意味著馬斯克對特斯拉的掌控權到了全新的高度。
另外,在這次股東大會后,特斯拉將徹底把注冊地搬離加州正式成為一家得克薩斯州的公司。早在兩年前馬斯克就開始與加州政府產生分歧,威脅要搬遷。特斯拉成立之初,曾受到加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享受多項優惠政策和財政獎勵。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合作關系逐漸緊張,特斯拉也開始對加州政府的法規和官僚機構提出批評,指責它們抑制了初創企業的發展。
據了解,德克薩斯州沒有個人所得稅,而加州的個人所得稅率高達13.3%。對于馬斯克這樣的富豪來說,這意味著數十億美元的稅收節省。
除了這兩項重大決議外,在業務層面馬斯克介紹,特斯拉的超充網絡正在加速擴展之中。今年下半年,超充網絡的部署力度將超越整個行業,投入預計將達到5億美元,覆蓋每一個交通要道,甚至地圖上未標記的區域。
并且愿意向任何一家計劃電動化轉型的燃油車企提供幫助,通過專屬的適配器,讓他們的電動車就能夠使用特斯拉的超充網絡進行補能。
截止今年6月,特斯拉已累計生產超過600萬輛電動車,預計年底前總產量將突破700萬輛。同時,馬斯克還公布了特斯拉正在開發的三款新車,從模型圖上看,預計是一臺Robo Taxi、一臺入門車型以及一臺可能是MPV的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股價并沒有因為這一系列的利好大幅上漲,廣大投資者依舊認為董事會決議基本上還是在維護馬斯克本人的利益,并且對于公司運營層面還有著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