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表出來前,那些賣得巨貴的機械表,宣傳的是主打走時準,電子表出來后,這些就沒法再提了,因為電子表可以利用晶體震蕩實現精確計時,除非受到極端溫度等環境影響,一般都可以保持較高的精度,更別提有些電子表還有網絡對時功能。而機械表靠彈簧、齒輪計時,要實現持久的精確計時,不是一般的困難。當然,這僅就普通人而言,對于名流而言,昂貴的機械表可以彰顯身份和實力。
二、同樣的邏輯適用于電車和油車。電車的很大一部分重量都是電池或者是保護電池。這使得電車的底盤相對油車有碾壓級優勢。通常百萬元級別的油車才能精確調整汽車前后重量比率,使之達到50比50,才能提高底盤剛度,使車輛再轉彎變形和聲響最小化。而電車可以輕易實現,將電池安裝在車底合適的位置,然后使用大量的材料加固使之不會輕易被碰撞壞,這兩點使得十萬級別的電車也能精確調整汽車前后重量比率,使之達到50比50,并具有很強的底盤剛度。
三、同時,電車的電池容量遠超油車的電瓶,使得電車可以不顧慮電瓶的電量和電壓,盡情的堆疊車載電器,車載冰箱這種百萬級油車才有的配置也能輕松擁有。電車的車載屏幕可以弄十多塊,而油車卻是極難實現。
四、至于自動駕駛,更是電車才有的獨門絕技,油車要實現同等功能,或許需要千萬元級才行。所以,國家發展電動車,是特別有前瞻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