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種說法是,跑高速成了燃油車最后的體面。主要是因為燃油車不存在續航焦慮,因為哪怕排隊,加油也花不了多少時間,但電動車跑長途的話就需要規劃好充電方案,節假日充電還需要排隊等等,總之是十分不便。

這就導致了往往跑高速的時候,電動車用戶不敢把速度開快,因為往往普通的電動車時速超過一百公里每小時之后,不僅提速沒油車給力,而且耗電量會大大增加,就算動力沒問題,也會十分擔心電量掉太快,抵達不了充電地點。加上電動車往往配有輔助駕駛,許多車主就把速度調節到100百公里每小時之下,盡量保持這個速度區間來行駛,從而達到降低能耗,緩解續航里程焦慮的問題。

而燃油車跑高速則往往油耗更低,就算一直保持120時速行駛,油耗也不高,一箱油輕松跑600公里不是什么問題。燃油車在城區擁堵路段行駛時油耗較高,主要是因為頻繁的起步和停車需要較大的扭矩,導致發動機噴油量增加。此外,頻繁換擋也會增加油耗。相比之下,高速行駛時,車輛速度穩定,變速箱處于高擋位,發動機轉速降低,噴油量減少,因此油耗降低。簡而言之,高速行駛時車輛的燃油效率更高,因為發動機工作在更經濟的狀態下。

這也被很多人看作,燃油車跑高速比電動車的優勢。但這樣的說法是有一定問題的,電動車不敢開快,或是說刻意慢悠悠的開,并不是因為電動車的動力不好,速度上不去,而是客觀條件所限制。如果充電十分方便,或者之后技術突破了,電池續航里程大大增加,那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但實際上,燃油車跑高速比電動車的優勢,拋開續航里程不談,在使用體驗上也有不同。特別是那些大排量發動機的燃油車,不僅跑高速時油耗反而很低(因為力氣大,內功深厚,不用太費勁兒),而且噪音和振動都很低,特別是給人的那種動力的質感,那種不急不緩徐徐發力的線性、平順和從容,是電動車難以比擬的。
當然了,這樣的質感,隨著大排量燃油車的稀少,也越來越難以被感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