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中國車市,技術和產品愈發的同質化,瘋狂內卷讓價格戰的硝煙愈加濃烈,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身為“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的比亞迪更是站在了風口浪尖。在2024中國重慶汽車論壇上,各品牌車企的大佬在公開場合的唇槍舌戰讓內卷話題繼續發酵,“卷與不卷”的激辯過后也讓中國車企的掌舵人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卷的本質就是競爭!
關于卷,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表示,現在的汽車行業“卷價格、卷技術、卷規模,甚至還卷老板的流量”。在他看來,其實“卷”是一種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市場經濟的核心就是競爭,市場競爭就是過剩的經濟,只有過剩才會競爭,競爭才能產生繁榮。”他認為企業家都要積極擁抱、積極參與這種“卷”,進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行業洗牌的陣痛期
卷的目的就是加快優勝劣汰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當時的中國汽車工業還很羸弱,汽車關鍵零部件無一例外都是由海外巨頭壟斷,車探相信中國的汽車老總不會忘記“被供應商卡脖子”的辛酸過往,而今我們的中國汽車工業在借助新能源的東風徹底的實現了彎道超車,正如工信部原部長苗圩所言,“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使得關鍵零部件技術得以突破”。
目前,中國汽車工業已然進入了淘汰賽階段,如何破局還需要廣大車企各顯神通,在競爭中做好迎接行業洗牌所帶來的陣痛期,這也是中國汽車工業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市場經濟需要競爭,良性競爭的結果就是優勝劣汰,然而想要在競爭中做到“遙遙領先”,各品牌車企必須高筑科技創新的“護城河”,加速推進新質生產力才能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比亞迪卷的看家本領
做好產品才是贏得市場的不二法門
消費者面對價格戰的“潑天的富貴”會有“車企降價的背后會不會存在偷工減料”的疑慮,其實不然,以手機行業舉例,手機當年也很卷,卷到從幾百個品牌變成現在的幾家,在這個競爭的過程中,消費者并沒有感覺到比較明顯的偷工減料,相反,在研發投入更多,給與用戶的體驗更好。汽車行業亦然,質量上偷工減料的車企最后都會被市場所拋棄,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比亞迪卷出今日成就的看家本領無外乎三點:一是得益于規模效應,這點與特斯拉類似;二是跟原材料價格下降有直接關系,本身單車的制造成本就在降低;第三,垂直整合領域來看,就能為比亞迪帶來無與倫比的成本優勢。根據瑞銀的拆解報告,得益于比亞迪完整的供應鏈體系,使其一臺車75%的零部件可以自研,這讓比亞迪的生產成本比歐洲車企在歐生產成本低25%左右。
放眼終端,車探通過走訪吉林省汽車市場時發現,剛剛上市不久的搭載第五代DM技術的秦L DM-i和海豹06 DM-i銷售火爆,店內看車的消費者絡繹不絕,試駕專員更是忙到沒時間吃飯,購車者紛紛表示:“9.98萬的價格它確實香??!”此外,“百公里虧電油耗2.9L,綜合續航超2100公里”的插混技術天花板更是讓消費者種草的核心利器。
大家都在卷
為什么比亞迪成“車壇卷王”
內卷引起的價格戰正在席卷整個汽車行業,所有的車企都在為此埋單。據調查,起售價在35萬元之上寶馬i3 終端市場被拉低在18、19萬元,降價力度不可謂不大,然后銷量反饋卻差強人意。日產天籟、大眾邁騰、本田雅閣等主流B級車,曾經高高在上的神車也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以價換量保市場。
大家都在卷,為什么比亞迪成為了“車壇卷王”?那是因為比亞迪賣的太好了,出色的銷量動了太多人的蛋糕,所以各種“被針對”就紛至沓來。車探認為,內卷不是比亞迪的錯,敢“卷價格”是真有實力,所以,各位看客別讓偏見蒙蔽了雙眼。而這也正如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的霸氣回應:“(打價格戰)要量力而為,有人把牌打出來了,你覺得能跟就跟,跟不了的話就過,不要置氣,也不要翻桌子。”
根據比亞迪發布的公告顯示,今年前5個月新能源車銷量達127.13萬輛,同比增長26.8%。從銷量層面來看,短時間內比亞迪最大競爭對手確實是特斯拉,但從技術層面來看,比亞迪今后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比亞迪正在不斷的深耕技術、深耕價值,從刀片電池到DM-i超級混動,從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到易四方技術平臺,比亞迪在不斷的強化核心競爭力,不斷推出更多創新、顛覆的技術和產品。
車探說: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比亞迪在全球市場的奮楫爭先、延續冠軍之路的表現值得點贊,車探還是那句老話:“沒有國產車的崛起,哪有合資車的低頭!”面對內卷,中國車企應該多談一些市場,少來一些道德綁架,更不要偷工減料的去卷,因為群眾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