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連華為自己也沒有想到,目前賣得最貴的問界M9,卻成為了“華為系”最暢銷的產品。
去年年底,AITO問界M9正式上市,46.98-56.98萬元的價格受到了不少外界質疑。但是上市62天累計大定突破5萬臺;上市136天,大定突破8萬臺,讓問界M9再度成為熱議的焦點。
梳理問界M9的時間銷量線后可以發現,4月份算是問界M9“爆發”的轉折點。數據顯示,4月份,問界M9單月銷量達到15139臺,登頂4月50萬以上豪華車銷量榜首,刷新中國豪華車市場銷售記錄。
本以為月銷1.5萬輛已經達到了“天花板”,沒想到在接下來的5月份,問界M9單月銷量更是達到了16462臺,一度超越同級的寶馬X5,甚至超越了常年霸榜第一的奧迪A6L,算是目前中國品牌獨一份的存在!
華為BUFF加持,問界M9精準“收割”富有中年人
雖然華為一直強調自己“不造車”,但是在汽車行業,一直有華為的身影。
目前,“華為系”主要分為智選車模式(鴻蒙智行)和HI模式,其中智選車模式(鴻蒙智行)包括有問界、智界、享界,以及可能會命名為傲界的新品牌;至于HI模式,則包括極狐、阿維塔、深藍、傳祺、嵐圖、猛士等。其中前者是華為深度參與產品研發、設計以及后續銷售,而后者更多的是注入華為靈魂,主導權還在于合作車企。
暫不說哪種模式更好,但至少從目前來看,智選車模式下的AITO問界品牌率先走了出來。目前,AITO問界系列旗下有M5、M7、M9,價格覆蓋25-60萬元區間。通常按照市場規律,價格門檻更低的車型越走量,但是在AITO問界身上并非如此。
曾經的問界M7創造了單月近3萬輛的銷量神話,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銷量出現了一定下滑,不過目前也能維持月銷萬輛以上的水準。至于問界M5,雖然定位更低,但是價格和問界M7保持較大重疊,市場表現就比較一般。
至于價格近50萬的問界M9,連續多月超越自家的問界M7,甚至諸多BBA豪華品牌。毫不夸張地說,以寶馬X5為代表的50萬以上豪華車“高墻”,已經被自主品牌越過去了,甚至可以說是大步跨越。
但市場上賣50萬以上的車型不少,為什么只有問界M9可以精準“收割”富有中年人?一方面,問界M9和同價位BBA車型之間的對比,本質上就是新能源車和傳統燃油車的較量,無論是混動形式、智能座艙還是智能駕駛,有著華為BUFF加持的問界 M9都更能給予那些曾經擁有過BBA車型的消費者更多的新鮮感。
另一方面,問界M9在同價位車型中尺寸最大,配置最豐富。更重要的是,這款車從研發到銷售都有華為深度參與,算是含“華”量最高的一款車型,它的社交屬性一定程度上或許超越了BBA。
而透過問界M9的熱銷,我們也可以發現一個道理,那就是含“華”量越高的產品越好賣,因為在內卷的時代,帶有技術唯一性的商品更容易取勝。
10余款新車將推出,“華為系”新品進入十萬級
對于華為來說,AITO問界只是一個代名詞,其“野心”并不止于此。據《CAR路里》了解,拋開現有的車型以外,“華為系”未來還有10余款新車將陸續推出,價格覆蓋十萬級到百萬級,組建起強大的“帝國”。
首先就是號稱“最便宜華為車”的深藍L07,雖然看上去和深藍SL03比較接近,但是作為一款與華為深度合作的車型,新車主打的就是“智能”。考慮到它的售價只要十來萬,大概率不會搭載最新的華為乾崑ADS 3.0智駕系統,但是有望引入鴻蒙車機,未來也將深入目前比亞迪的主力市場。
接著就是阿維塔07,是品牌首款采用增程混動的產品,擁有鴻蒙座艙和華為高階智駕的加持,再加上預計25萬左右的價格,未來也將與問界M7一起,進一步搶奪理想L6、甚至是特斯拉Model Y的部分市場。
接著就是價格更高一點的智界R7,這是奇瑞與華為的智界在推出S7之后的又一款產品,考慮到智界S7的價格對標特斯拉Model 3,智界R7的最終定價也很可能會對標特斯拉Model Y,預計在30-40萬元,未來有望搭載華為最新的技術包括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
價格更高一點的就是享界S9,這是北汽與華為共同推出,其預售價在45-55萬元。考慮到定位和定價,享界S9未來預計將和問界M9一樣搭載途靈底盤、ADS 3.0智駕、全新鴻蒙座等等,未來競爭對手將鎖定在蔚來ET7,甚至是奧迪A6L為代表的C級豪華車。
而除了以上車型以外,包括“5座版問界M9”之稱的問界M8、華為與江淮合作的百萬級MPV、廣汽傳祺與華為合作的大型SUV、大型MPV等等,這些車型的到來,在壯大“華為系”產品序列的同時,也將其拔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寫在最后
事實上,無論是鴻蒙智行還是Hi模式,都是華為在汽車行業迅速擴張的載體。雖然兩者的發展有快有慢,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在玲瑯滿目的產品當中,含“華”量越高的產品越具吸引力,畢竟技術的唯一性除了帶來更出色的體驗以外,更多的還有情緒價值。
其中,問界M9就是最好的例子。當然,問界M9不是第一個“爆款”,也不會是最后一個“爆款”。未來,或許會有更多像問界M9這類現象級的產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