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2024第十八屆中國·青海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正式開賽,賽事以“愛我黃河 挑戰極限”為主題,來自中國、俄羅斯、斯洛文尼亞等9個國家和地區的221名運動員參賽。運動員在海拔2200米的黃河激流中挑戰自我,突破極限,展現了極限挑戰的精神。
極限就是用來突破的,2024年6月2日,中國高空扁帶運動史冊上又添輝煌一頁。中國高空扁帶第一人、多項高空扁帶世界紀錄保持者施海林,在山西省河津市黃河大梯子崖景區再次突破極限,刷新亞洲最長高空扁帶行走紀錄,更是首次完成了人類徒手飛越黃河的挑戰。中國體育運動的極限沒有終點,而突破精神也時刻推動著中國社會的進步。
競爭、向上、突破同樣在汽車界時刻上演,汽車作為日常生活必需品,也在通過研發更厲害的技術來突破機械層面的極限。比如,高空扁帶世界紀錄保持者施海林的座駕星途瑤光C-DM,在汽車行業中也擁有挑戰極限的探索精神,該車在上市前后做了很多極限測試,星途團隊認為,“真實場景”是驗證新能源車可靠性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真實場景的極限大考,才算是對用戶負責,才能真正做到100%覆蓋中國復雜道路的全場景用車。
其實汽車界的續航測試有不少,哈弗H6插電混動曾經在長春出發,途經高速公路、國道及山路等,直達黑河,全程908km。而號稱“不到20萬,帶來40萬級超2倍價值”的星途瑤光C-DM,又做了哪些極限挑戰呢?
真實用車場景,讓極限挑戰卸下“偽裝”
在汽車宣傳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車輛的續航達到了多少,油耗有多么的低。其實一些測試是犧牲用車體驗來實現的,比如夏季和冬季的續航或油耗測試,測試人員經常低速行駛、夏季甚至車內不開空調,這樣得到的測試結果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
當然,一些車企在做這些極限挑戰時也會遵循消費者的用車習慣。比如,星途瑤光C-DM在北方的極寒天氣下做過續航挑戰,為增加難度,檢測瑤光C-DM在極限狀態下的真實續航,星途模擬了用戶真實的用車場景,在高速100km/h以上,全程開啟空調、首次高負荷滿載的測試條件下,成功完成了北線零下30度續航依然可達1200.1公里。
為適應全國的用車環境,星途瑤光C-DM還在南線做了直播測試。這一次,瑤光C-DM滿載4人,后備箱滿載,從武漢出發前往湛江徐聞港,總行程1450公里。高速路段正常高速行駛,直至跑到車輛趴窩,最終在經歷19.5小時的長途跋涉后,瑤光C-DM此次超長續航實測成績定格在了1418.2公里,打破了續航長測記錄。
高寒和高溫下的測試是汽車行業中經常見到的,尤其是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意義非凡,和傳統燃油車不同,新能源車加入了電機和電池以及電控,在高寒環境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內部的化學反應速度將會減緩,隨之而來是續航里程的衰減和充電效率的降低,而星途瑤光C-DM的高寒續航依然可以達到1200公里,證明其電控方面的實力。在高溫環境下會增加電池過熱的風險,電池過熱可能導致電池性能下降、容量減少以及壽命縮短,甚至還會發生火災,在南方地區,夏季40多度的天氣很常見,這時一個穩定的續航和安全表現對消費者的購車影響有著重要的意義。
當然,中國幅員遼闊,用車場景不僅限于南北線,還有高原地區,高原對于油車和混動車型都有影響,因此高原用車更考驗一輛車的品質。星途瑤光C-DM為打破新能源使用禁區,在環境極為嚴酷的青藏高原,面對最高海拔5300米的高原,接受了嚴苛考驗。此次路線選擇了險峻著稱的林芝-拉薩-日喀則-珠峰108拐-樟木口岸路線,途經高速、國道、非鋪裝路面,在平均氣溫9攝氏度、平均時速61公里、最高海拔5300米的嚴苛條件下,最終實現了1227公里的續航。
在高海拔地區,我們知道燃油車的動力會衰減,甚至出現不能啟動的問題。高海拔地區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空氣稀薄,在海拔5000米以上時,氣壓和氧氣含量只有平地的一半,不僅人呼吸困難,汽車也會出現“缺氧”的情況,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同樣會受到影響。有些插電混動車型在高海拔地區會直接趴窩,而有些車型則有著更可靠的動力配備,瑤光C-DM作為一臺插電式混合動力,能夠輕松挑戰青藏高原,展現了其動力系統的可靠性。
星途瑤光C-DM之所以能完成這些極限挑戰,主要得益于其M3X超混平臺。搭載了榮獲“中國心”2023年度十佳發動機稱號的混動專用發動機,它的熱效率達到了44.5%,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發動機油耗。變速箱采用行業首創雙電機三擋DHT,傳動效率高達97.6%,既能在高速上帶來更強的動力表現,也能實現更低油耗,提升續航。兩者相輔相成,讓瑤光C-DM實現了全場景的0續航焦慮出行體驗。
真功夫加持,給到用戶滿滿的安全感
除了插電混動車型中消費者關注的真實續航外,車輛的可靠性無疑是消費者更關心的。為保證電池的安全,瑤光C-DM不惜成本采用了寧德時代M3P磷酸錳鐵鋰混動專用電池,該電池號稱“電池界的六邊形戰士”,能量密度大、安全性高、重量適中,擁有遠超國標的防水/防熱/防撞性能。
同時,星途瑤光C-DM還搭載了飛魚超感底盤,該底盤的搭載讓車輛在等紅綠燈、大油門超車、U型彎等路況時,起步不抬頭提升36%、剎車不點頭提升30%、轉彎不側傾提升5%、顛簸不灑水提升40%。也就是讓車輛擁有更高的操控極限,在極限狀態下更能保證車輛的行駛安全。
安全性并不是書面上的東西,為讓消費者更直觀地感受瑤光C-DM所帶來的安全性,該車在安全方面也做了極限挑戰。
在車輛還未上市時,瑤光C-DM邀請全國專業媒體從中國最北漠河開到海南。全程超6000公里,歷經70℃區域溫差試煉,穿越雪原、溝壑、越野等多種路況,通過實際用車場景展現了車輛的性能。
同時在今年3月的上市發布會上,星途品牌首次在上市發布會現場開展新能源極限安全測試,也就是官方稱為的“過刀山”。全國直播了車輛在30km/h、40km/h、50km/h的速度撞擊,連續3次撞擊與電池包重疊量達到30、40、50毫米的車底障礙物,試驗結果證明經過連續3次撞擊且靜置30分鐘后,瑤光C-DM依然能做到“不冒煙、不漏液、不浸水”。為日常車主用車剮蹭底盤,撞到馬路牙子,擔心底部的電池出現安全問題打了一針鎮定劑。
不僅如此,瑤光C-DM還與著名野外生存專家、探險家“德爺”Ed Stafford(埃德 · 斯塔福德)強強聯合,開著瑤光C-DM荒野求生,比真實用車場合更嚴苛。多次全網直播以及與“德爺”一起荒野求生這項長期投入計劃,展現了瑤光C-DM勇于展開對車輛可靠性測試,敢于在大眾面前實測的底氣。
總結
前些年,我們提到混動汽車,可能會有省油、日系的標簽,但隨著新能源市場的變化,以及用戶群體的年輕化,僅僅是省油已經不能滿足當下消費者的需求,續航和安全才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隨著價格戰到來,造車節省成本,減配等操作屢見不鮮,導致大部分車型都在用數據說話,而真實測試反而越來越少。
面對市場中年輕人對混動出行的不妥協,星途以用戶為中心,了解用戶需求,并結合自身優勢,憑借M3X超混|原生混動平臺領先一代“全域專混”技術,為未來新能源出行提供最佳解決方案。瑤光C-DM 15.98萬元起售,基本實現油電同價,給予用戶極大的新車誠意。而敢于真實續航測試和安全測試,也讓混動的真正價值回歸用戶體驗,更好地兼顧節能、續航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