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鈦媒體集團聯合火石創造和京東集團出品的《中國人工智能城市競爭力排行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第七期《鈦媒體財經風云對話》,特邀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博士后曹清峰,火石創造創始人、CEO,產業大數據專家楊紅飛就《報告》展開討論,《報告》得出了哪些有意思的結論,對城市人工智能發展有什么借鑒和建議呢?
核心觀點:
1、關于《報告》中所使用的指標和計算方式,曹清峰表示,《報告》具有全面性,覆蓋了中國目前所有的地級城市;數據采集具有科學性,數據本身具有時效性;指標體系的構建有較強客觀性,可進行跨期對比。
2、對于《報告》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結論,曹清峰提及了三點,一是人工智能總體的排名分布呈現出明顯的金字塔型,北京的綜合實力遙遙領先;二是部分中西部地區的城市脫穎而出;三是城市群內非中心的三四線城市也正在迅速崛起。楊紅飛提及了四個特點:一是城市對人工智能的需求在快速上升;二是人工智能產業頭部城市帶動效應特別明顯;三是人工智能是場景驅動的,未來場景驅動可能不受地理位置的局限;四是數字化的發展程度高低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3、對于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前三強的優勢,曹清峰總結道,北京市人工智能上市公司的市值排名第一,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上海的特點是在 AI 應用場景方面特別豐富,公共數據開放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深圳人工智能的產業化優勢突出。
4、楊紅飛表示,《報告》本質上是為了厘清人工智能在中國各個城市的家底,幫助地方畫出自己地區獨特的人工智能和產業相結合的圖譜。
5、 關于第三梯隊城市的特點,曹清峰舉例了西安和杭州,他表示,西安有豐富的高校資源,政府的政策保障、人才的供給以及技術設施建設為西安的人工智能競爭力提供后發優勢;杭州在發展人工智能上具備很強的先發優勢,上一輪的互聯網經濟時代為杭州積累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6、對于人工智能的發展對城市之間差距的影響,曹清峰和楊紅飛均表示城市人工智能之間的差距短期內將呈現擴大的趨勢,中長期隨著技術的成熟,中心城市向周邊城市擴散,會存在差距縮減的趨勢。
7、關于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否會拉大城市之間的差距,曹清峰表示未來區域城市差距的縮小取決于地方的產業結構以及職業布局,即使存在區域差距,區域差距的重現形式也非常多樣化,城市競爭力的格局將發生新一輪的洗牌。
8、對于目前各城市出臺的人工智能相關政策,楊紅飛表示,中國各個地方的經濟形態從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開始往產業財政上轉移,第一波人工智能政策大同小異,未來的第二波政策可能會更高質量、更具有針對性,并且將在整個產業發展過程中充當杠桿的角色。
9、對于不同城市之間是否會出現人工智能協作和帶動,楊紅飛表示人工智能城市之間會形成共同的利益鏈,從而走出“先富帶動后富,最后共同富裕”。
報告的指標和構建方式具有很強的全面性、科學性和客觀性
胡潤峰:《中國人工智能城市競爭力排行研究報告》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倪鵬飛老師和曹清峰博士后的學術指導下完成研究排名的,請曹博士簡單介紹《中國人工智能城市競爭力排行研究報告》整個指標體系的構建以及所使用的方法?
曹清峰:該研報的方法可以總結為三個特點:第一是它具有全面性,該報告覆蓋了中國目前所有地級城市,而報告中只報告了前 100 的城市結果,這是目前國內樣本量最大、代表性最強的一個指標體系。
第二是數據采集具有科學性,在這次研究中廣泛應用了大數據方法,主要強調使用人工智能的方法來研究人工智能,研究時的數據都是一手數據,因此數據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比如和京東合作的城市滲透度指數,很多都包含了2024 年的數據,此外還迎合了人工智能行業變動快的特性。
第三個特點是指標體系的構造具備很強的客觀性,在加權指標體系的時候主要采用了客觀權重,好處是可以進行一些長期的研究,因為跨期的可比性非常強,所以這套指標體系可以為學術研究、政府和企業的決策提供非常有價值的輔助。
胡潤峰:四個維度中各項指標之間存在單位不一致的情況,那么最后是怎么統一單位得出最后的總數值?
曹清峰:首先進行無量化處理,指標本身可能是沒有單位的,即使有單位也可以采取線性變換的方式,把它標準化成一個 0~1 的得分,所以從最底層開始對指標進行無量化的標準化處理,然后再逐級加權。為了避免在加權過程中的主觀影響,報告都采用了客觀的簡單算術平均,然后逐級加權得到最終的指數。為了保證指數是具有長效性,報告一開始就采用科學、簡單、直接的方式,保持所有指標權重不變化,這也可以保證研究具有可比性。
人工智能城市排名分布呈金字塔型,中西部及城市群城市快速崛起
胡潤峰:研究報告中哪些結論令您印象深刻?
曹清峰:報告中有三個結論令人耳目一新。第一個結論是人工智能總體的排名分布呈現出很明顯的金字塔型,塔尖是北京,其綜合實力遙遙領先,第二梯隊是深圳和上海,第三梯隊是廣州、杭州等十七個城市,第四、第五個梯隊的數量相對比較多,分別有 84 和 200 個城市,金字塔型的分布結構表明人工智能還處于產業發展的初期,這也意味著城市之間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資源要素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第二個結論是部分中西部城市脫穎而出,比如西安排名第六,成都是第八,武漢排名第九,重慶排名第十三,長沙排名第十四,可以發現這些傳統意義上的中西部城市在新的技術環境下,城市格局正在發生新一輪的洗牌,這意味著人工智能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好多城市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中西部地區的迅速崛起,為中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提供了新的機遇。
第三個比較有趣的結論是,城市群城市的崛起,特別是城市群內非中心的三四線城市正在迅速崛起,比如說長三角的無錫、嘉興、常州三個城市都在崛起,他們排名分別是 21 名、 25 名、 30 名,比如珠三角地區的城市,東莞排名22,佛山28,珠海24,我們可以發現城市群人工智能的發展,本質上反映了城市群內部中心城市對非中心城市的帶動與溢出。
胡潤峰:中西部城市一個共同的特點,西安、成都、武漢、重慶、長沙等這些城市的大學力量特別強,都有綜合性較強和理工類較強的大學,這些城市的大學力量在全國來講都是排名前列的。
曹清峰:這些城市具備很強的發展潛力,所以在人工智能新技術的沖擊下,以前沒有釋放出來的潛能,在新的技術環境下為一些城市如何進一步挖掘自身高校技術研究的優勢提供了很好的釋放時機。
胡潤峰:北京、深圳、上海名列前三強,他們的實力領先優勢較明顯,這三個城市在發展人工智能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曹清峰:北京的各個指標,無論是要素儲備、發展潛能、效益產出,還有城市滲透,全部都排名第一,所以北京的特點是綜合實力非常強。比如北京市人工智能上市公司的市值排名第一,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上海的特點是在 AI 應用場景方面特別豐富,而且在公共數據開放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一種信息的生產要素,無論是前期的大模型訓練,還是后期的場景應用,都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撐,而公共數據開放為數據進入生產函數形成了突破。深圳做得好的點在于人工智能的產業化優勢突出,深圳在人工智能相關產業方面具有明顯數量優勢,此外,深圳在民營經濟的發展包括 AI 投資方面都非常活躍。
報告可以幫助城市“摸清家底”,從而制定符合自身城市的發展戰略
胡潤峰:作為一家現代產業數據智能服務商,火石長期關注各個城市的人工智能的發展,您對城市人工智能競爭力排行報告怎么看?
楊紅飛:火石成立了 9 年,一直在做產業數據價值化的路徑實踐和探索。截至目前,除人工智能領域外,火石將 41 個工業門類,超過 400 個細分領域的產業數據建立成產業的數據倉,其中人工智能是目前成長和發展最快的行業和領域。產業數據實際上在城市發展的產業上具有多個典型的應用場景,比如《報告》中的指數和《報告》內容本質上是為了厘清人工智能在中國各個城市的家底。這次摸底行動非常重要,仍有很多城市主管產業的部門不清楚自己的家底。頭部企業可能知道產業全貌以及對應的特點,包括未來的著力點,但對于部分其他企業這是一個難點,這幾年火石重點著手用數據解決這些問題。
第一個要解決的是把人工智能在一個城市的“家底”摸清楚;第二是因為人工智能既可以是一個獨立的產業,也可以跟很多領域產生交叉,那么產業圖譜是什么樣的?既可以畫出一個公共的圖譜,也可以每個地方畫出自己獨特的圖譜,可能存在地方人工智能和制造業結合緊密,或者和地方數字經濟結合緊密,或者和低空經濟結合緊密等情況。第三個是要形成自己的發展策略。人工智能的發展在每個地方都開始呈現自己的獨特性,真正運用到生產中與地方的發展策略有關。在本次報告的 100 個城市中,頭部城市更多會關注應用場景,因此火石重點探究地方或者企業應該從哪些應用場景的細分領域進行切入發展人工智能,并探究其未來的發展策略。
另外,火石作為一家產業數據的智能服務商,本質上也在做人工智能養料的建設,為地方提供產業數字化的底層——數字底座的平臺。
胡潤峰:《報告》最后得出的城市排名,哪些令您印象比較深刻?
楊紅飛:報告呈現出來四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如今城市對人工智能的需求在快速上升,分析的樣本量是三百多個城市,最后選出了 100 個城市做進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已經不再處于概念階段。目前,在中國的各個城市中,人工智能已經或大或小的產生價值、閉環,它已經不再是星星之火,而是已開始有燎原態勢。
第二個特點是人工智能產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頭部城市的帶動效應特別明顯,因為它需要多種要素供給,需要政、產、學、研充分融合,但是這部分只有頭部的一線城市能建立充分的基礎。在科研投入上,人工智能的企業數量如果能上升到 1 萬家或2萬家,它將會產生明顯的帶動效應。
第三個特點是人工智能是場景驅動的,當技術實現突破之后,場景驅動不完全受地理位置的局限。因此可以看見新一線城市的上升,二、三線城市的突進,整體上展現出百花齊放的感覺,且不是純量化競爭,而是每個地方都能搞出對應的小特色。
第四個特點是數字化的發展程度高低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一是影響了供給側,二是能否形成更多的場景,在這兩個部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再深入研究數字化對人工智能的影響,以及在這件事上如何形成滾雪球效應。
人工智能產業不僅對先發優勢的城市友好,后發優勢的城市也不會落后
胡潤峰:第三梯隊的城市在人工智能方面表現出了自己的哪些特點?
曹清峰:在第三梯隊城市中,第一個西安,它非常有自己的特點,因為西安有豐富的高校資源,這個在人工智能發展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工智能發展的產業鏈非常的長,西安在政府的政策保障、人才的供給以及技術設施建設上排名非常靠前,這是西安的一個突出優勢。
西安未來可能需要在產業化的方向上進一步發力,特別是在產業鏈下游,融資可能要進一步尋找新的突破口,同時在企業的研發投入上也需要進一步的加強。中西部地區可能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人工智能最終要轉化成產業化應用場景,中西部地區如何結合自身產業形成差異化的企業發展模式是首要問題。
第二個城市是杭州,杭州是數字經濟之城,在發展人工智能上具備很強的先發優勢,各個指標的排名都比較靠前,杭州總排名是第五,要素儲備排名第八,發生潛能第六,經濟產出和城市滲透分別排名第四和第十。在2023 年,杭州提出來要建設“中國數谷”,該戰略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數據保障。
同時在上一輪的互聯網經濟時代,杭州積累了堅實的產業基礎,特別是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方面都有非常好的發展的基礎,所以杭州是產業先發優勢的典例,西安是作為后發優勢的典例。
胡潤峰:杭州人工智能發展和人工智能產業有哪些優勢?
楊紅飛:杭州在信息產業發展時代就有了不錯的基礎,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都是以信息產業為基礎,在好基礎的前提下,首先會產生意識的轉變,對于新質生產力,杭州也認可人工智能能夠產生特別大的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
在信息經濟、電商經濟上,杭州取得了好的成績,對于新的領域,能夠進行提前規劃的,不管是政府、園區、企業,包括投資機構都能夠理解這個新概念,從而能夠敢下手,只要這個賽道能夠發展起來,就可以抓到更多的機會。
第二是制度上的建設。浙江發改委和杭州在推進“中國數谷”的建設,以及人才儲備上,杭州在基礎上具有不錯的條件。
第三是它原有的產業不管是數字經濟中的電商,或者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都是相對豐富的,所以杭州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中能夠跑出不錯的節奏。
對于杭州來說,它還存在可以改進的地方是科研,目前科研的快速發展依然集中在頭部城市。
城市人工智能競爭力短期會持續拉大,但長期可能呈縮小趨勢
胡潤峰:人工智能的不同城市的競爭力會不會出現差距越拉越大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