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流傳著這么一句話:“飯前不摜蛋,等于沒吃飯;飯后不摜蛋,等于白吃飯。”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聚會的時間逐漸提前,大家不約而同提前來到飯店,爭分奪秒摜上一局。飯后,趁著酒酣耳熱再玩兩把,有人想報飯前一箭之仇,有人想梅開二度再下一城。梁啟超有一句名言:“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堂堂學問家,把打牌和讀書相提并論,極大地提升了打牌的品位。
可別小看摜蛋,有道是“牌小乾坤大”,其中閃爍著哲學的光芒。
摜蛋可以更好地認識牌品和人品。作家柏楊曾說:“一個人的氣質平時很難看出來,一旦到了牌桌上,原形便畢露無遺。”還有一個有趣的段子:“摜蛋打得好,說明有頭腦;摜蛋打得精,說明思路清;摜蛋不怕炸,說明膽子大;贏了不吱聲,說明城府深;輸了不投降,競爭能力強;摜蛋算得細,說明懂經濟。”
文嵐 攝
有的人把牌記得清清楚楚,每打一張牌,都審時度勢、恰到好處,大有“羽扇綸巾、揮斥方遒”的風范。有的人偶爾贏了一把,就喜形于色、得意忘形。有的人沒抓到好牌就垂頭喪氣、一臉衰樣,仿佛世界末日。有的人連輸幾局都不急不惱,談笑自如。有的人牌風凌厲、以攻為守,一言不合就動炸。有的人喜歡怨天尤人,自己出錯總有理由,對家出錯不可原諒。有的人和領導打牌,察言觀色,阿諛奉承,領導的意向就是他的方向,領導的表情就是他的心情,不惜拆了炸彈喂領導,把“政治牌”打得爐火純青、出神入化。
摜蛋可以更好地認識優(yōu)勢和劣勢。摜蛋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貢牌”規(guī)則,由輸牌方向贏牌方進貢自己最大的一張牌,受貢方須返還一張不大于10的牌給進貢方。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一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優(yōu)勢和劣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受貢方看似拿了大牌,占盡優(yōu)勢,還的牌也是自己沒用的牌,但在對方手中可能成為一張好牌,實現(xiàn)補缺、配成炸彈甚至同花順,把劣勢變成優(yōu)勢。
我聽說過一場最精彩的摜蛋,雙方大起大落、勢均力敵,在炮火連天中鏖戰(zhàn)一宿才分出勝負。當然,有時候抓了一手好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有時抓了一手爛牌,被對手按在地上摩擦,那也只能面對現(xiàn)實、接受現(xiàn)實,“沒有實力的憤怒是毫無意義的”“人兇不如牌兇”。此時只能韜光養(yǎng)晦,冷靜蟄伏。風水輪流轉,明日到我家。等抓到好牌時,再東山再起、高歌猛進,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
摜蛋可以更好地認識過程和結果。安妮·杜克是全球最頂尖的撲克牌高手,曾數次榮獲世界冠軍,她從打牌中總結出一套方法論。她認為,打牌和現(xiàn)實生活很像,必須基于當下不對稱的信息作出合理的決定。任何決定,都應聚焦在大概率可能成功的事情上。決定和結果必須分開審視,而且要重決定、輕結果。
有些人出牌后,轉頭就會后悔。其實,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決定,誰也不可能提前知道決定的對與錯。摜蛋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化多、變數大,你有你的計劃,而對手另有計劃。你認為自己的牌很強,別人可能比你更強。每把牌既是過程,也是結果,如同人生,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更值得玩味,決定了就不要后悔,放棄了就別抱怨。再精彩的牌局,重新洗牌后,一切歸零,從頭開始。
摜蛋可以更好地認識團隊和個人。摜蛋是團隊對抗游戲,“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在牌好的時候,要有合作意識,不能沖動蠻干,逞“個人英雄主義”。有一次,對方打A,我的對家抓了一把少有的好牌,激動難耐,氣勢如虹,一人單挑對手兩人,受到強有力的阻擊,最后用一把六張大炸沖刺時,遭遇對手“天王炸”,只能在壯懷激烈中仰天長嘆,留下一個經典的失敗案例。我開玩笑說:你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愿意為你擋子彈的戰(zhàn)友就在對面,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你犧牲。
牌不好的時候,更能體現(xiàn)“摜蛋精神”:在一方走投無路的時候,要砸鍋賣鐵吸引對方火力,做到“破罐子先摔”,關鍵時更要“拆飛機賣零件”,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給對家送牌。自己倒下之時,便是隊員勝利之時,“一人頭游,全隊升級”,你還是贏家,可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如果自己和對家都沒有實力,只能面對慘淡的人生,果斷放走一家,再集中優(yōu)勢兵力阻擊一人,在不利的情況下爭取最好的結果。
如今,摜蛋已成為行走江湖的必備技能,大有走向全國、沖向世界之勢。打牌如打仗,在瞬息萬變的攻防轉換中,充滿著“煙幕彈”和“障眼法”。既有信息戰(zhàn),又有心理戰(zhàn)。既炮火紛飛,又暗流涌動。既要拼牌技,又要拼演技。既要給對手拆臺,又要給對家補臺。它既是一種智力游戲,也是一種人生哲學。它幾分鐘就能上手,但幾十年也未必精通。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中,摜蛋幫助我們俯仰世界、觀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