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還記得,2019年蔚來瀕臨破產倒閉,李斌被冠以“最慘的人”。到了2025年,這個帽子可能要戴在理想老板李想的頭上了。
當然,這話說得有點夸張。
但不可否認的是,理想今年的日子確實每況愈下,銷量連續三個月暴跌,在新勢力中掉隊。更讓人擔憂的是,理想的未來也不樂觀。

1. 銷量崩塌式下滑
剛剛過去的8月份,交出了一份極其難看的成績單。
數據顯示,理想8月份交付量跌破3萬臺,僅僅只有28529臺,對比去年同期的48122輛暴跌40.72%,跌幅創下今年新高。
同期,零跑暴漲88%至57066臺,穩居新勢力銷冠。極氪、鴻蒙智行均超4萬臺,小鵬接近4萬臺。蔚來也有3萬多臺,34個月來首次超越理想汽車。小米也超3萬臺,比理想多。
理想在新勢力中,一路從銷冠下滑至第七名,嚴重掉隊。

事實上,進入2025年以來,理想就步入下滑通道。
上半年,理想月交付量同比雖然在上漲,但是被小鵬、零跑先后反超,領先勢頭不再。更為嚴重的是,理想銷量越來越呈現崩塌式下滑態勢。
6-8月份,理想交付量連續三個月暴跌,下滑幅度分別高達24.1%、39.74%和40.72%。理想不僅跑輸大盤,也跑輸大多數新勢力。
今年前8個月,理想累計交付量同比下滑8.64%至263198臺,被零跑、極氪、小鵬反超。

2. 理想護城河垮塌
半年多時間,理想就從新勢力榜首跌落神壇,崩盤速度為何如此之快?關鍵就是其舊護城河垮塌,新護城河尚未建成。
首先,理想增程基本盤被全面圍攻。作為業內首個扛起增程大旗的新勢力,理想在早期盡享了紅利。
可是如今,理想增程基本盤被問界、小米等競爭對手擊穿,甚至受到零跑、深藍等品牌由下至上的性價比碾壓。
例如問界M9一款車,其單月銷量就超過了理想L9+L8+L7之和。

其次,理想純電市場開拓受阻。只靠增程無法真正走進新能源時代,理想十分清楚這一點,因此一直都在積極布局純電。
但令人遺憾的是,理想首款純電車型,因為外觀設計風波等產品力問題,嚴重影響了理想純電產品節奏。
推遲一年多發布的第二款純電產車型,被市場質疑“高價低配”。雖然理想快速調整了配置和價格,但似乎市場風頭被樂道搶走了。
兩款純電車型出師不利,理想純電擴張節奏被打亂,不得不進入了逆風局。

3. 今年最慘的人?
銷量下滑的背后,是理想財報關鍵指標的惡化。
2024年,理想營收1445億元,同比增長16.6%,凈利潤為人民幣80億元,同比銳減31.9%。增收不增利,這是理想以價換量的結果。
今年第二季度,理想理想營收為302億元,同比下滑4.5%;凈利潤為11億元,同比下滑0.4%。這也是理想汽車近年來,首次出現營收和調整凈利雙雙同比下滑。
增程被擊穿,純電又遇阻,理想以價換量策略也不行了,營收和凈利自然雙雙破功。

此外,理想的品牌形象和消費者口碑也出現下滑。新車理想i8先后陷入乘龍卡車對撞、高價低配,以及與蔚來樂道口水戰等爭議之中。
尤其是在卡車對撞事件上,理想汽車被指過度和拉踩營銷。
雖然此事以三方聯合聲明、理想道歉暫告一段落,但不可否認的是,理想的路人緣有所變差。
而且,李想當年嘲諷其他車企銷量“三瓜倆棗”,如今理想銷量持續暴跌,這個回旋鏢扎到李想自己身上,被網友們頻頻提起調侃。

對于未來,理想也不敢樂觀。理想汽車預計,今年第三季度車輛交付量為9萬至9.5萬輛,同比大幅減少41.1%至37.8%。
在兩款純電產品接連受阻的情況下,盡管理想賬上依然躺著千億現金,但情況已經逐漸變得嚴峻。
對于理想來說,容錯率在下降,市場給其試錯的空間已沒有了。
被寄予“純電走量主力”厚望的理想 i6 ,如果再出幺蛾子,那么理想可能會進入成立以來的最危險階段。李想,也可能成為2025年最慘的人,接過李斌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