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在11月6日公開表示,如果OpenAI失敗,他不希望美國政府出手救助公司。奧特曼及OpenAI高層近年來頻繁被問及公司斥資1.4萬億美元新建數據中心和履行相關使用承諾的資金來源,尤其是公司目前年收入雖快速增長,但仍僅有約200億美元。據悉,奧特曼是在社交平臺X上回應此類質疑。

事件起因是OpenAI首席財務官Sarah Friar日前在《華爾街日報》的一場活動中表示,希望美國政府能夠“背書”公司的基礎設施借貸。她稱,這不僅能降低貸款成本,也有助于公司始終采用最先進的芯片。所謂“背書”,即政府為企業貸款提供擔保,如果企業違約則由納稅人買單——由于風險更低,銀行會提供更優厚的貸款條款。
Friar還補充說,OpenAI為降低融資壓力不得不使用較舊的芯片,而長期目標還是希望使用最新的芯片。她稱公司希望尋求一個包括銀行、私募機構以及政府在內的“生態系統”提供幫助。談及政府該如何參與時,她直言“是背書,是擔保,使融資能夠成行,這不僅能降低融資成本,也能提高債務對股本的比例。”
不過,Friar的言論在社交媒體上引發普遍質疑后不久便迅速澄清,強調OpenAI并未尋求政府為基礎設施承諾提供擔保,“我用詞不當,造成了誤解”。
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命的AI事務專員、大型硅谷投資人David Sacks也在社交平臺X發文回應,明確表示美國政府不會救助任何AI公司,“美國至少有5家前沿模型公司,如果一家倒下,其他會填補空缺。政府關注的是許可與能源生產便利化,而不是紓困。”他也對Friar的澄清表示理解。
奧特曼隨后在X發文稱,“我們既沒有,也不希望獲得政府對OpenAI數據中心的擔保。我們認為政府不應選擇贏家或輸家,納稅人也不應承擔企業錯誤決策或市場失利的后果。”他還澄清,業界討論過擔保貸款問題,但那主要是針對美國半導體工廠建設,而非OpenAI本身。
奧特曼表示,盡管提議本身會讓CFO的融資工作變得更輕松,但公開討論和公眾態度已明確否定了納稅人紓困的可能性,今后關于OpenAI千億美元甚至萬億美元的資金承諾問題將持續成為焦點。他最終補充,公司預計今年收入可以達到200億美元規模,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數千億美元增長,并對企業、消費級產品和機器人領域的前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