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同樣是有華為光環加持的汽車品牌,智界卻一直未能像問界一樣“幸運”。反饋在銷量上便是,智界遠遠落后于問界。以剛剛過去的9月份銷量數據為例,問界9月份銷量達到了4.06萬輛,而智界該月銷量僅7882輛。兩者均有華為的參與,命運卻為什么如此不同,這一問題令人深思。

雖然與問界相比,智界的銷量低的有些“可憐”,但與自身前幾個月銷量相比,9月份智界銷量卻有所回升。數據顯示,8月份智界銷量僅3404輛,6、7月份智界月銷量為3千多、4千多輛,4、5月份智界銷量均為5千多輛。相比之下,9月份智界銷量達到了7千多輛,可謂是有些觸底反彈的意思。
而9月份智界銷量之所以有所回升,主要還是受“金九”車市銷售旺季大環境的影響。而接下來,智界銷量能否會進一步的上漲,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智界自“問世”以來,命途似乎一直比較曲折。首款車型受芯片短缺等問題的影響,上市沒多久就出現了交付危機。為“挽救”頹勢,智界S7于2024年4月“二次上市”。然而,上市一年多以來,智界S7銷量呈現高開低走的態勢。數據顯示,去年10月份智界S7達到7397輛巔峰之后,便一路下滑,今年6月份銷量僅剩491輛。同時,今年截止到9月份以來,除了1月及9月份銷量突破1千輛之外,其余月份智界S7銷量均只有幾百輛。

第二款車型智界R7自去年上市后銷量同樣也呈現出高開低走的態勢。自去年12月份智界R7銷量達到1.5萬輛之后,銷量逐漸下滑,今年8月份智界R7銷量僅剩2470輛。
智界一路走來的一些“不順”是否與華為奇瑞合作雙方之間的關系有關?
“在與華為的合作中,我們也與華為battle(爭論)過,但最后發現,聽華為的我們就順利,不聽華為的我們就遇到挫折。”今年5月,在第三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說。從尹同躍的話中不難看出,奇瑞與華為在合作過程中的確實存在一定的分歧。

而面對市場表現的不理想,智界也不斷革新嘗試。今年年初,安徽智界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由奇瑞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這也意味著,智界從“華為-奇瑞聯合項目”轉向獨立實體運營。
同時,智界汽車在今年年初還邀請劉亦菲作為品牌大使。但盡管智界也開始加強營銷傳播,但智界汽車今年以來銷量還是呈現下滑態勢,畢竟去年12月智界曾有過接近1.78萬輛的月銷量記錄。

而在新車投放方面,新款智界R7、智界S7兩款新車已于8月25日上市。另外,定位大型SUV的智界R9、智界MPV車型也進入發布前的倒計時階段,預計2026年將完成落地。而面對早已“殺”成“紅海”的大型SUV市場,尤其是30萬-50萬元價格區間,簡直是“神仙打架”的局面,智界R9自然“壓力”小不了。同時,智界R9還要平衡“同門師兄弟”問界M8、問界M9之間的關系,在價格上如何來定?同樣是擺在智界高層面前的難題。
寫在最后
雖然9月份智界銷量有所回升,但與銷售旺季大環境的影響有很大的關系,未來幾個月能否保持這樣的成績,目前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畢竟,智界S7今年以來銷量一直徘徊在幾百輛,而智界R7也出現了高開低走的態勢。而對于即將推出的中大型SUV智界R9,由于該細分市場競爭過于激烈,其面臨的壓力也比較大,能否上市后站穩腳跟,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