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世界通信行業頂級大會——MWC上海站落下帷幕。
展會上,不僅5.5G(5G-A)標準正式亮相,AI也成為了通信領域新的熱門話題。
與此同時,承載這些功能的終端豐富多樣,從PC、汽車到新物種,已經形成“萬物互聯”的格局。
比如,聯想旗下懂的通信,就展出了覆蓋PC、汽車等多終端的智能互聯方案,以及相應的兩款新品——
- 智能eSIM,覆蓋GSMA的多個規范版本,實現多網智能切換,網絡資源全球覆蓋,從而簡化客戶生產制造流程,提高生產效率。
- 智能座艙產品“懂智艙”,在車輛座椅上添加高性能車用加熱墊、高安全性SBR、高性價比OCS、高舒適高安全腰托按系統等先進產品,為用戶打造更安全、更可靠、更個性、更舒適的用車體驗。

從懂的通信的展示中,我們也能見微知著,看到AI對通信的改變。
此外,量子位還與懂的通信副總經理兼CTO邊毅進行了獨家對話,讓我們跟隨這次對話,深入了解通信是如何被AI改變的。
誰是懂的通信?
聯想懂的通信創立于2015年10月,是聯想創投旗下子公司。
AI巨潮中,懂的通信也在積極布局自身AI能力,尤其AI PC領域,積極布局推進AI Connect,助力集團AI PC落地。
在智能車聯領域,懂的通信積極服務80%以上的造車新勢力,是智能網聯車和全互聯PC兩大領域的隱形冠軍。

目前,懂的通信已獲得專利33件、軟著52件;智能連接管理平臺已經承載6000萬+蜂窩連接設備,懂車系列產品已經服務50多個車企客戶100多個車型,新勢力車企車聯網市占率超80%。
副總經理兼CTO邊毅,自2017年入職懂的通信,一直在車聯網平臺建設和新技術研究深耕,有10余年產品研發及管理經驗。
以下為量子位和邊毅的對話實錄。
AI讓連接充滿魔力
量子位:懂的打出了一個slogan叫做“讓連接充滿魔力”,這是怎樣的一種魔力?“有魔力”的連接和一般的連接的區別是什么?
邊毅:魔力的基層支撐是足夠硬核的技術實力,它通過科技能力,去實現看似不可能/難以達到的效果。而連接魔力即通過前沿技術去打造更智能、更專業、更“懂”用戶需求的智能連接服務。
二者區別在于我們是基于全球領先的SDN架構,自主研發并完成核心網,構建的物聯網智能連接管理平臺。它可實現“七跨五連接”——跨設備、跨網絡、跨賬戶、跨操作系統、跨平臺、跨界、跨地域;連接人、連接設備、連接網絡、連接數據、連接服務。并且,能夠針對性解決當前單一基礎電信運營商網絡質量區域性差異和客戶定制化多、穩定性要求高的痛點。

量子位:我們看到,懂的也在布局自己的AI能力,這種能力具體包括什么?我們了解到的有AI connect,也就是AI終端的互聯,在此之外還研發了哪些AI技術?
邊毅:AI Connect是連接服務的AI進階版,它專注于優化、管理和擴展個人電腦(AI PC)、智能汽車、以及其他物聯網設備的連接能力,通過AI智能交互及自適應學習能力,整合本地及遠程連接,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個性化用戶習慣與需求,實現設備互聯、人機互動,為廣泛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智能連接解決方案。
未來,AI Connect通過深度學習用戶的習慣與需求,去實現設備間的無縫互聯與人機間流暢自然的互動,為用戶打造了一個穩定可靠、個性化十足的智能連接生態。
除此之外,懂的通信在AI領域的布局是全方位、多層次、全場景的。我們基于AI大模型及小模型等技術,為客戶量身定制AI全棧化解決方案,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與實踐探索,為客戶帶來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解決方案,共促新智能新發展。
量子位:通信設施在用戶與AI,特別是云側AI之間架起了一座重要的橋梁,是整個AI產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個比較容易理解。
但是除了信息的傳遞之外,還能給AI帶來什么?AI又對通信技術有什么樣的“反哺”,給懂的通信的業務帶來了什么樣的改變?
邊毅:通信設施是連接用戶與云側AI的關鍵橋梁,不僅實現了信息的快速傳遞,還通過提供穩定、低延遲的網絡環境,極大地提升了AI應用的效率和范圍,為AI豐富多元的落地場景提供技術支撐。
AI正深刻改變著通信行業的面貌,通過智能優化、自動化管理和客戶服務創新,不僅提升了網絡性能和用戶體驗,還增強了網絡安全性。
聯想懂的通信也在全面擁抱AI,通過深度整合 AI 技術,使得產品、交付、運營、運維等內部管理流程得以逐步優化,極大地簡化了繁瑣的業務流程,并且還顯著提升了整體運營效率。
智能車聯助力車企出海
量子位:這次展示的“懂座艙”系列產品,看上去和懂的之前做的通信業務存在一些距離,為什么會想到做智能座艙設備?
邊毅:確實,從通信到智能座艙設備的跨界,看似有一定的跨度,但實際是我們戰略轉型和升級的重要一步。
我們正在構建集成通信、感知、計算、應用一體化的智能車聯網系統,積極擴展智能汽車的生態鏈。智能座艙作為智能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布局智能汽車生態價值鏈的關鍵一環。
此前,我們已經在智能車聯網做到了行業的隱形冠軍,積累了豐富的服務經驗及合作資源,后續也會持續推進車載生態產品,不斷擴展智能汽車生態鏈條,尋求并創造更多的價值能力。
量子位:懂的已經助力很多車企——包括傳統車企也包括新勢力——實現了出海,出海業務和國內的服務有什么不同,在這過程之中面臨過什么樣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邊毅:出海業務與國內服務的主要差異最終還是體現在產品力上,這些產品差異涵蓋了平臺能力、覆蓋范圍、生產交付效率、各區域國家法律法規合規、人才及本地化服務。這些差異化增加了出海業務的復雜性和挑戰性。
為此,我們在全球建了7朵云(7個平臺),覆蓋160個國家和地區,這一廣泛的覆蓋網絡確保了我們在全球各地連接服務的穩定性與便捷性,幫助客戶在海外也能享受到本地化的連接服務,無縫接入全球資源,實現業務的順暢運行與高效拓展。
另外,人才和本地化服務也是出海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我們積極招聘和培養具備國際化視野和專業技能的人才,與聯想等全球化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共享其豐富的國際化經驗和資源。
這些舉措極大地提升了我們的本地化服務能力,使我們能夠更好滿足不同地區客戶的需求。
量子位:不同國家或地區,它的通信網絡制式或者頻段也不盡相同,那么在這方面我們是采用了定制化的方案,還是用一套系統去兼容盡可能多的模式呢?
邊毅:目前的情況是標準化+定制化并行,長期會演進到標準化,跟客戶思路一致。
標準化上,會盡量采用一套具有較強兼容性的系統,使其能夠適應盡可能多的網絡制式和頻段。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硬件和軟件的定制化成本,提高產品的通用性和可擴展性。
對于特定的、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或地區,且其通信網絡制式或頻段差異較大,當通用系統難以完全兼容時,會根據實際需求進行一定程度的定制化方案設計。這種定制化可以更好地滿足當地市場的特殊要求,確保在該地區能夠提供高質量、穩定可靠的服務。
堅持創新,積極擁抱新技術
量子位:我們注意到,智能eSIM也是本次展出亮點。這次展出的產品技術上有什么優勢?懂的通信在eSIM領域取得什么樣的成績?
邊毅:這次展示的智能eSIM產品,它貼合智能發展背景及用戶需求,對原有eSIM能力進行升級,目前能夠覆蓋GSMA的M2M、Consumer、Iot多個規范版本,實現多網智能切換,網絡資源全球覆蓋,從而簡化客戶生產制造流程,提高生產效率。
早在2017年,懂的通信就發布了國內首個eSIM平臺,如今不僅實現了eSIM在國內電腦和平板上的首次應用,還率先實現了上車服務,并為某知名車企出海提供了eSIM服務。無論在技術能力,還是服務經驗上,懂的通信在國內都具備一定的領先性。
量子位:除了手機電腦,還有新興起的智能車之外,現在幾乎所有的設備,全都在講一個互聯。
請問懂的有沒有在這些終端布局的計劃,面對將來可能出現的更多“新物種”,有沒有進行過探索?
邊毅: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快速發展,新的“物種”正不斷涌現,懂的通信也在不斷探索和拓展新的生態合作。
除了智能交互設備和智能車聯兩大賽道,我們智慧政企業務在構建各類智能生態合作,在能源、交通出行、共享經濟、新零售、MBB、IPC、廣電七大行業均有合作服務。
比如說新零售行業有自動販賣機,MBB行業有CPE、MIFI、UFI等產品;共享經濟中共享充電寶,共享滑板;IPC網絡攝像機,以及各類AI終端產品。
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多“新物種”,我們也在積極尋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