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以“絲路新機遇 亞歐新活力”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石榴云 圖
6月26日上午,以“絲路新機遇 亞歐新活力”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來自50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30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自治區14個地州市的1900余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馬來西亞、伊朗、塞爾維亞、白俄羅斯、馬里、聯合國工發組織等20多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在展會設立國家(地區)館和形象館。
從第八屆中國—亞歐博覽會開幕會和當日下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哈薩克斯坦地方合作論壇上了解到,中國向西開放已經取得了諸多成果。
中國是中亞五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和主要投資來源國
新疆地理位置獨特,周邊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個國家接壤。地處亞歐大陸腹地的新疆,是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目前,中國已經是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和主要投資來源國。
6月26日上午,第八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烏魯木齊開幕,吉爾吉斯斯坦總理阿·扎帕羅夫、烏茲別克斯坦總理阿里波夫、塔吉克斯坦第一副總理霍利克佐達、哈薩克斯坦副總理茹曼加林出席活動并致辭。
吉爾吉斯斯坦總理阿·扎帕羅夫表示,中國已成為吉爾吉斯斯坦的主要經貿伙伴之一。吉方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特別是新疆的經濟和文化聯系,共同推進能源水利、文化旅游、交通物流等領域投資合作,積極拓展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努力增加貿易量,大力吸引投資,加快發展現代技術。
烏茲別克斯坦總理阿里波夫提到,烏茲別克斯坦與中國的關系不斷加強并上升到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成為睦鄰友好的典范。中國是烏茲別克斯坦最大的貿易伙伴,雙方在能源、化工、機械工程、紡織品、建筑材料、家用電器、醫療設備和農產品等領域實施了眾多合作項目。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我們正在建設對本地區國家具有戰略意義的中吉烏鐵路。當前烏中地方間務實合作持續蓬勃發展,第八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對于把兩國經貿提升到新的水平至關重要。希望各國借助這一平臺,充分展示發展潛力,有效吸引外國投資,達成更多富有前景的合作。
塔吉克斯坦第一副總理霍利克佐達表示,亞歐地區具有開展互利合作的巨大機遇,“一帶一路”倡議為地區經貿合作開辟了新天地。塔吉克斯坦與中國的關系在互利合作基礎上不斷提升,中國—中亞機制更為兩國關系發展創造光明前景。中國—亞歐博覽會是一個交流思想、建立合作、加強友好關系的重要平臺,在促進地區經貿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塔吉克斯坦在發展水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和冶金、化工、建筑以及農產品生產加工方面潛力巨大,希望借助本次博覽會達成新的合作成果,為塔中互利合作關系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哈薩克斯坦副總理茹曼加林表示,中國—亞歐博覽會已成為中亞各國經貿領域重要活動之一。近幾年中哈兩國間的相互貿易在蓬勃發展。2023年底,中國成為哈薩克斯坦的主要貿易伙伴,貿易額達到410億美元。中哈兩國合作的其中一個目標是使兩國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
茹曼加林還提到,哈薩克斯坦與中國的貿易是多元化的,哈薩克斯坦出口工業品、農業品,服務業也在蓬勃發展。中哈兩國已成功建立了包括高速公路、鐵路、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在內的全方位、立體化通信網絡。談到合作前景,茹曼加林還建議更積極地利用跨里海國際運輸線,以確保貿易走廊進一步多樣化。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9萬列
作為中國向西開放發展的重要貿易通道,中歐班列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澎湃新聞從博覽會上了解到,截至今年5月下旬,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9萬列,貨值超3800億美元,成為當下國際經貿合作的“穩定器”和貿易暢通的“連心橋”。
此外,中塔公路、中哈原油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標志性項目陸續建成并投運,中吉烏鐵路項目三國政府間協定也于6月初簽署。
陜西省省長趙剛在第三屆中國—哈薩克斯坦地方合作論壇上致辭時也提到,今年1-5月陜西同哈薩克斯坦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76.2%。特別是中歐班列拉近了雙方經貿往來,去年中歐班列長安號超過70%的班列途經哈薩克斯坦,今年2月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項目正式投用。
據悉,中國—亞歐博覽會自2011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亞歐各國開展經貿合作的重要渠道,為亞歐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提供了公共平臺、創造了廣闊空間。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始終與亞歐各國相互扶持,探索遠親近鄰共同發展的新辦法,開拓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2023年,中國與亞洲、歐洲國家進出口總額分別逾2.9萬億、1.2萬億美元。截至2023年底,中國對亞洲直接投資存量達1.9萬億美元,對歐洲直接投資存量超1500億美元。中國與亞歐國家持續深化能源資源、基礎設施、農業等傳統行業合作,探索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合作,與有意愿的國家開展三方、多方市場合作,實現互惠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