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理想汽車L系列車型電池由寧德時代獨家供應。從2023年2月起,理想汽車開始申報搭載“蜂巢能源”電池的L7與“欣旺達”電池的L8,標志著欣旺達和蜂巢能源正式成為理想汽車的電池供應商,理想汽車L系列車型根據配置可以選配不同供應商的動力電池。
本文準備根據欣旺達和寧德時代的財報,對兩者的業務作比較分析。
一、欣旺達的主營業務
根據欣旺達2024年半年度報告第13頁,“2024年上半年公司動力電池出貨量合計8.33GWh,出貨量同比增加66.93%。實現收入62.01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9.58%。”換言之,2023年上半年公司動力電池出貨量合計5GWh。
假設欣旺達儲能類電池單位GWh的“營業成本”與動力電池相同,那么,我們就可以估算出欣旺達2024年上半年儲能類電池的出貨量及同比增速。
2024年上半年,欣旺達儲能類電池的出貨量約為0.65GWh(計算公式:8.33/54.77×4.3);根據下表,我們可以計算出,2024年上半年,欣旺達儲能類電池的出貨量約為0.43GWh(計算公式:5/43.82×3.8),2024年上半年欣旺達儲能類電池出貨量的同比增速約為50%。
儲能類電池的增速與動力類電池的增速相當。
消費類電池的營業收入主要和銷售量(單位:個)有關,根據欣旺達2023年年度報告,2023年,消費類電池的銷售量幾乎零增長。
未來幾年,情況不會有大的變化。這個可以從欣旺達消費類電池2024年上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都是130多億元看出來,只相差了1%左右。
根據欣旺達2023年年度報告第16頁,“2023年公司動力電池出貨量合計11.66GWh”,如果欣旺達2024年全年動力電池出貨量的增速與上半年相同,都是66.93%,那么,欣旺達2024年全年動力電池出貨量約為19.46GWh。
欣旺達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主要有兩個,分別是南昌欣旺達和棗莊欣旺達。兩個生產基地的設計產能均為50GWh,其中,南昌欣旺達現已完成一、二、三期項目,落地年產能35.9GWh;棗莊欣旺達規劃建設動力電池生產線20條,目前完成一期6條產線建設,落地年產能約為15GWh。兩個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合計產能約為55GWh,足以應付明后兩年的訂單需求(即使按照66.93%的年增速,預計2026年動力電池出貨量約為55.7GWh)。
二、欣旺達和寧德時代的比較
和寧德時代比,欣旺達的動力電池主打一個“性價比”,以寧德時代2023年年度報告為例,2023年,寧德電池營業收入合計約為4009.2億元,營業成本約為3090.7億元,毛利率約為22.9%。
2023年,寧德電池電池系統的出貨量合計約為390GWh,換言之,寧德電池電池系統單位GWh的收入約為10.28億元/GWh,成本約為7.92億元/GWh。
反觀欣旺達,2023年,欣旺達的動力電池收入約為107.9億元,成本約為95.8億元,銷量約為11.66GWh。欣旺達的動力電池單位GWh的收入約為9.25億元/GWh,成本約為8.22億元/GWh。
一言以蔽之,寧德時代的電池生產成本低,但是賣得貴;欣旺達的電池生產成本高,反而賣得便宜。
規模效應給寧德時代帶來低成本,品牌效應和先發優勢給寧德時代帶來了高單價和高利潤。
三、小結
至于理想汽車為啥會選中欣旺達,說到底和欣旺達電池的“性價比”有關。
一輛電池容量為50KWh的電動汽車,選擇欣旺達的電池,電池成本可以節約5000元左右;以一輛理想L6為例,單車售價約為26.5萬元,扣除增值稅后,單車收入約為23.5萬元,電池成本降低5000元,單車毛利率或者凈利率可以提升2%,這對于理想汽車提高盈利是有幫助的。
欣旺達憑借消費類電池業務起家,目前在消費電池市場的占有率已經超過了30%。說實話,低價確實是占領市場的好辦法,感覺欣旺達是想復制曾經在手機市場的那套玩法。定價15萬元以下的車型,想要和比亞迪一較高下,欣旺達似乎是可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