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有汽車博主爆料稱,已經確認一汽豐田北京總部(一汽豐田銷售公司)將搬遷至天津工廠。而對于不愿意搬遷的員工,一汽豐田方面將會提供最高N+7的補償方案。至于此次搬遷,是否會伴隨著大規模的人員調整和優化暫時還不清楚。

一汽豐田搬遷總部的消息傳言已久。在今年年中,就有消息稱,一汽豐田總部將整體搬遷天津。根據當時媒體的報道,一汽豐田總部在天津濱海新區的辦公地點距離生產工廠不遠,可以實現日方一直要求的“產銷運營一體化”。而在不久前的11月份,還有日媒報道稱,一汽豐田正在協調,擬關閉在北京的銷售公司總部并遷往天津。
相比于一汽豐田總部搬遷,外界似乎更關注其提供的高額的賠償。“這個補償,哄抬物價(狗頭)”“又一個‘惡意補償’的。”“N+7 VS 免費上班。”不少網友在相關帖子下留言道。截至目前,一汽豐田方面暫時還未對上述消息作出回復。

上述博主還爆料稱,豐田正在規劃將卡羅拉和雷凌、凱美瑞和亞洲龍等主銷車型進行合并。對于這一消息,豐田方面也暫時還未作出回復。而合并的原因也很簡單,這些車型實際上都是一款的不同版本。
長期以來,豐田在“雙車戰略”的指導下,分別在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投放了多款“兄弟”車型,以搶占細分市場。這一策略,也確實為中豐田在中國市場帶來了更大的銷量和知名度。不過,近兩年來,隨著自主品牌崛起以及電動化轉型深入的影響,也沖擊了豐田在華銷量表現。尤其是以比亞迪秦為首的多款“油電同價”等更具性價比產品的出現,使得豐田競爭力不復以往,加速其在華銷量下滑的速度。
在這種背景下,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而不是一款車分拆出兩個版本來銷售,形成內耗。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汽豐田被曝總部搬遷的當天,豐田還被曝出將在上海獨資一座全新的電動汽車生產工廠,主要生產雷克薩斯品牌的車型。這也標志著雷克薩斯品牌在中國市場策略的轉型,從之前依賴進口轉變為本地化生產。更為重要的是,不同于以往的與本土車企合資建廠模式,這是豐田首次單獨建設并運營的工廠。
據知情人士透露,豐田已在上海市內確定了建廠用地,預計工廠將在2027年左右投入運營。從資源方面來說,中國具有涵蓋上游資源開發、中游電池及零部件制造、下游整車生產與銷售等環節的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豐田選擇在中國獨資建廠,能夠充分利用產業鏈和人才優勢,提高其產品價格的競爭力。
豐田今年1-11月在中國銷量為140.26萬輛。2024年前11個月,一汽豐田累計銷售70.33萬輛。廣汽豐田1-11月累計銷量66.09萬輛,同比下滑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