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聯想一口氣發布了十余款AIPC,自19日開始至今,聯想集團股價呈持續上升態勢,其中,在5月9日的股價日內漲超8%,創近三個半月的新高。值得留意的是,本周,蘋果發布新款iPad pro,也正式開啟蘋果設備的AI時代。不久前,華為也發布新款MateBook X Pro,與超過100個AI大模型伙伴建立合作關系。
如今,AI這股風吹到了電腦上。
不過,對于是否購買一臺定價一兩萬元的AIPC,多位市民選擇觀望,有數碼愛好者表示,實際體驗頭部廠商的AIPC產品后發現,現階段的AIPC只能算是有AI功能加持的筆記本,和自己期待的AIPC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制圖由騰訊混元大模型生成。
與普通電腦有什么不同?
AIPC,可以簡單理解為具有AI功能的電腦。另外,還需要了解一個背景性信息:把大模型能力塞進個人電腦,讓它可以本地化部署大模型,既能解決目前大模型基本都在云端運行的高成本問題,還讓人和PC的交互方式發生了變革。
對于普通用戶而言,AIPC和原來的電腦有什么區別?
其實,和市面上的AI應用沒有本質差別,不過,AIPC的優勢是,能更定制化、更高效、更安全地實現這些AI功能。這正是目前AIPC的三大核心賣點。
各家PC廠商宣傳的AI助手、智能助手、個人工作助理等,歸根到底主打的是第一個賣點,即AIPC能實現個性化的AI服務。
現在我們大多數人使用AI應用都需要上網,比如ChatGPT、文心一言或者KIMI,這些應用大部分都在云端。
如果把大模型部署在本地,直接在PC上運行,并且和其他PC應用合作,比如,用Word時可以自動用AI潤色文字,開會時可以自動生成會議紀要,剪視頻時可以自動AI摳圖。即便是沒有聯網的狀態下,這些AI服務也照常運行,那么,AI助手就可以時刻分析使用者的習慣,針對性地提升和優化工作學習的效率。
此外,更安全、更高效是AIPC產品的另外兩個賣點。
未來我們想用大模型的時候,不需要聯網,用我們自己電腦的算力就足夠。正因為本地化運行的大模型是不需要聯網的,沒有云端的上傳下載數據,不僅反應更快了,也不會泄露隱私,信息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極大的提升。
電腦城的導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在看到配置里寫著‘酷睿Ultra處理器’的電腦,就可以簡單理解為專為支持人工智能技術而設計的。”而這個處理器的升級,為AIPC高性能特性提供了硬件支持,AIPC運行AI工具,如生成圖片、視頻等的效率更高,而且,還可以運行一些對性能要求比較高的專業AI軟件。
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李昌龍副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比如用戶是一個科研人員,傳統電腦需要他連接到互聯網進行大量的信息的搜集、匯總,如果利用AIPC,就能用更便捷的方式來交互。可以對PC講話,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AIPC通過內部的運作,將自己的操作系統連入互聯網,就可以直接給出結果,并通過語音的形式反饋。對于用戶來說,和PC直接對話得到結果,省略中間的很多環節,可以極大提高工作效率。”
是噱頭還是有干貨?
無論AIPC的概念有多紅火,最終都是給用戶用的。從市場來看,AIPC價格定位比一般的PC都更高,是市場上的高端機型。以聯想最新推出的一款AIPC來看,定價為14499元。華為的最新款AIPC售價12499元起步。由此看來,AIPC的普遍定價在1萬到2萬之間。
有沒有必要沖著AI功能去換一臺定價一兩萬元的AIPC?
“太新了,我會先觀望,有市場反饋再說。而且現在因為新價格就高,等以后成熟了整體成本價格也會下降。”一位購買者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電子產品愛好者楊先生說:“AI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但它有個前提,就是像5G一樣的,有基本的基建,還需要有其他相對應的AI生態應用。雖然目前已經有發展的趨勢,但目前國內針對普通人工作的AI功能的軟件,開發得還相對比較少,還在逐步摸索中。未來等有了更大的提升的時候,那么AIPC會面臨更大范圍的選購。”
視頻博主二師兄Stone的結論同樣是不建議。該博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AIPC應用大部分在云端,只要有一臺能正常開網頁的電腦都可以用,和本地硬件沒有關系;還有一些是AIGC的本地應用,這里面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對性能要求比較低的,例如WPS AI,不需要非得是AIPC,只要安裝了WPS就可以用;另一類是對性能要求比較高的,典型代表是文生圖AI工具Stable Diffusion,如果想更快出圖,至少要有一張英偉達的獨立顯卡,酷睿Ultra的效率也比較慢。因此,為了AI去買AIPC,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沒有太大必要。
兩位數碼愛好者表示,實際體驗頭部廠商的AIPC產品后發現,現階段的AIPC只能算是有AI功能加持的筆記本,和自己期待的AIPC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究其原因,在他們看來,國內外的AIPC產品都處于早期,產品和技術都還不夠成熟,不但成本高,落地也難。目前主流廠商的AIPC產品起售價,從5000元到1.5萬元不等,如果是高配版,價格能達到兩萬多元,這個價位對消費者或許也沒有太大吸引力。
那么,在銷售端表現如何?
在華為體驗店,體驗顧問曾波向記者展示了最新款電腦上的AI功能。這是一款與百度、訊飛科技合作的云端應用。曾波說:“AI功能是華為新款電腦的賣點,目前對于博主網紅、設計師等需求量更大。有顧客會沖著需求買,但是目前不多。”
4月11日,華為舉辦鴻蒙生態春季溝通會,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帶來全新華為MateBook X Pro,并公布鴻蒙智行生態最新成績。
何時能迎來普及?
作為眼下最為時興的熱點,所有產品都想自己與“AI”這個概念掛上鉤,PC行業亦是如此。有些廠商的產品是真AIPC,也有一些無疑是制造營銷噱頭“蹭”一波熱度。
李昌龍認為當下各大廠商不斷推出的AIPC,從積極方面來看,一定是有一些新的東西的,也會倒逼各大廠商不斷創新提升。它每一個產品相比于上一代沒有提升的話,那別人也不會買賬的。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公司真實的投入可能沒有那么多,只是為了迎合當下市場的需要而打造的一個概念。
AIPC,真的有用嗎?
曾在5G商用元年,大家會困惑4G已經夠快了,5G到底有什么用呢?如今進入AIPC元年,大部分消費者也同樣有疑問:我能在AIPC上做的工作,傳統PC也可以實現。為何還需要花更多的錢購買一臺AIPC?
現在的AIPC,在使用體驗上以及功能上,還只有一個雛形,卻已經借著AI的東風,給出了關于生產力、功能和安全隱私上的巨大承諾。而作為一個生產工具,AI的出現,也賦予了新的計算機形態。
人對未來的預測,都跳脫不出當下技術和思維的限制。智能化的大趨勢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新的計算機技術對人們生活的改變,同樣值得期待。
那么,AIPC何時能真正迎來普及?
弈行智能AI架構負責人淡先生認為,5年內,AIPC應該會普及開來,最后的格局類似今天帶獨立顯卡的PC,覆蓋范圍應該會更大。畢竟打游戲的人群應該遠遠少于從事腦力勞動的人群。目前的價格確實還是比較高的,這也說明硬件還沒有進化成熟,未來價格在1萬以內會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