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的上海爺叔王震華火了!
癡迷中國古建筑半輩子的他
有個夢想:用
不用一顆釘子,一滴膠水,
展現古人的智慧。
52歲那年,
他把自己關進工作室,
花費近兩萬小時苦心鉆研,
前后推倒、燒毀三個版本后,
終于用7108個零件,10萬道工序,完美復刻了
這座微縮81倍的模型,
每扇門、每扇窗都能自由開合,最小零件僅有
王震華也憑借微縮版祈年殿,贏得了
王震華和他的微縮“祈年殿”
成功復刻祈年殿后,
王震華并未停下腳步,
而是花費近三年時間完成了
利用不同榫卯結構對力的分散、傳遞,
縮小50倍的木制趙州橋,
能夠支撐30斤的小朋友平穩走過。
王震華制作的“趙州橋”模型
然而,
王震華卻止不住擔憂:
“這項非遺面臨著失傳的窘境,
喜歡并愿意傳承的年輕人太少了,
怎么辦?”
短視頻、直播帶來了轉機。
去年開始,在徒弟的幫助下,
他開通了抖音賬號,
展示自己的微縮營造非遺作品。
評論區、粉絲群里,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表示
想要學習微縮營造技藝。
越來越多網友跟著王震華學榫卯等古建知識
王震華很欣慰:
“如果看過視頻、玩過玩具的孩子中,
將來有人成了榫卯方面的工程師,
依托榫卯營造理念,
設計出屬于自己的榫卯作品,
那么,
榫卯文化、中國古建筑的營造思想
就又‘活’了。”
已經66歲的他
也給自己提出了新挑戰,
復現中國古建筑的另一代表——
王震華說:
“文化傳承是一條腿,
還有一條腿是文化傳承的活化。
必須也邁出去,不然就會摔倒。
活化就是找到新的土壤,
扎根、開花、結果。”
看到這樣驚為天人的作品,
網友怒贊:
“這是中國式樂高啊!”
“嘆為觀止,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
“希望這樣的技藝能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