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未想到過自己花在吃飯上的時間已經翻倍……”很多在職場拼殺多年的年輕女性在慣性“996”的生活節奏中不僅被打垮了身材,同時也慢慢與健康漸行漸遠。她們迫切期待能夠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上“破圈”,利用有限的時間大口汲取生活本身的“營養”,讓自己能夠在工作之余將日子過得更加立體別致,找回曾經的那個自己。如今,“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悄然成為新時尚,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紛紛掀起了市民終身學習的熱潮,“上夜校”成為青年人口中的熱詞,同時也是不少青年充實業余時間、提升自我的首選,甚至部分城市一度出現“搶課”熱潮。今年4月26日,東城區職工大學致遠書院(青年夜校)揭牌,這是北京市首家公辦青年夜校。在這里,兩小時的課程學費相當于一張電影票,首期開設的8門課一天內就被搶光,因其高性價比而受到青年群體熱捧。未來,該夜校還將陸續打造五大系列60多門課程。為什么越來越多的青年愛上“夜校”?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前往東城區職工大學致遠書院(青年夜校)探訪。
學員們認真聆聽老師的講述,還不時將一些具體的步驟和細節做詳細的筆記
現場
學員多為寶媽和自由職業者
68元一堂課還能順帶吃午飯
5月10日上午10點,東城區職工大學致遠書院(青年夜校)“慧”吃會瘦減肥營第二次課迎來了8名學生,齊刷刷全是女性面孔。在授課老師鄭轉玲和高陽的帶領下,她們努力“汲取”營養知識。在這堂理論課上,每個學員領到一張“學案”筆記,根據上面的指引,學員們認真評估飲食結構,并按照老師教授的公式,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計算目標體重下所需要制造的熱量差,以達到減重目的。她們有的身材微胖,目的是減重,有的身材勻稱,想學會吃得更健康。這群學員多為中青年群體,且多為“寶媽”、自由職業者,以及上班時間靈活的職場人。
陳慧慧(化名)早早地從朝陽區出發,坐了將近1個小時的地鐵趕來東城上課。她是一名單身“90后”,在某培訓機構擔任英語教師。“我是被朋友拉進了學校的大群,當時看到了課程報名信息,希望能夠健康減重,便果斷報了名。”她的目標是,希望在6月底課程結束時從120斤減到110斤。
“自從工作以后,我就已經習慣每天用盒飯解決吃飯問題了,”陳慧慧告訴北青報記者,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自己花在吃飯上的時間越來越少,有時甚至幾分鐘就搞定了一頓飯。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曾經的好身材已不復存在,同時各種身體問題也接踵而至。“有一天我忽然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陳慧慧說,看到鏡子里漸漸發胖的身材,忽然感覺之前也許總是想用知識儲備努力工作,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讓夢想逐漸演變成謀生。“我想積累一些學歷教育學不到的生活知識,只有將自己變得更好,才能扛住更大的生活壓力,給自己更多的信心吧。”
陳慧慧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每堂課時長兩小時,前一小時上理論課,后一小時則為實操課。課程共有10期,費用為每人500元課時費加180元的食材費。平均算下來,每節課只需68元,相當于一張電影票錢,還能順帶吃午飯,非常劃算。這要是在外面的機構,估計得花好幾千。
李女士也是第一次來上這門課程,她是一家IT公司的銷售顧問,只要工作日不安排拜訪客戶就能過來學習。“之前我上過致遠書院(青年夜校)的彩鉛課,感覺很不錯,又看到學校推出了這門課程,反正有時間,每周五都能來,可以幫助自己健康飲食,而且能減重就再好不過了。”
實操課換到了另一間擺滿鍋碗瓢盆的實踐教室。操作臺上,青紅椒、鱸魚、胡蘿卜、西藍花、南瓜、三色糙米等食材早已備齊,將臺子點綴得五顏六色。
“這一把菠菜是200克”“這一塊魚是80克,去掉魚骨后,可食用的部分大概是70克”“一天攝入的食用油不超過10克,也就是這個碗里的分量”……為了讓大家對每種食材熱量有更加直觀的了解,鄭轉玲專門用了一個電子秤,將相應重量的食材分配好,教大家如何配出一份營養均衡又熱量不高的營養餐。“不是說要嚴格計算每一份食材的重量,而是讓大家了解特定重量食材的熱量大致是多少,以及每天的攝入量大致是多少,通過目測,心里有個數,后續自己學會配餐了就能游刃有余。”北青報記者發現,大家在現場不僅認真聆聽老師教授的步驟和細節,時不時還低頭做筆記,將一些容易忽略的細節詳細記錄下來。
揭秘
每門課程配備教研團隊
課程設置主打一個實用
據致遠書院(青年夜校)執行院長葛海晶介紹,先期推出的8門課程都由一個教研工作室來負責。“慧”吃會瘦減肥營一共有5名任課老師,每次課由兩位老師搭配來上。鄭轉玲和高陽已經提前一周設計好了課程內容,并向學校提交了課程所需采買的物資清單,在上課前將食材備好,兩人默契配合,一人主講,一人打下手。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她們專門準備了保鮮盒將食物24小時留樣。
在致遠書院(青年夜校)的課程設計中,“長鏈條”是一個關鍵詞,每一門課都精心設計了10次課程,從3月持續至6月底,以幫助學生系統掌握課程知識。以“慧”吃會瘦減肥營為例,鄭轉玲表示,這10次課程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圍繞減肥的五個不同階段來設計,包括啟動期、減脂期、平臺期、鞏固期,以及長期管理期,教會學生在每個階段如何進行熱量管理。此外,還會穿插不同場景下的膳食設計,比如在出差、宴請、熬夜等情況下該如何攝入。“后期我們還會根據學員的具體需求進行課程設置,比如糖尿病人、高血壓患者怎么吃,孩子的營養餐如何搭配等等。”鄭轉玲說,“主打一個實用”。
老師的工作并不輕松,除了課上時間之外,持續性的日常課程管理需要他們付出不少精力,老師和學員們的互動會在課程群里不間斷進行。授課老師高陽告訴北青報記者,每天學員都會將一日三餐拍照發群打卡,老師會做出點評、給出建議,學員也可以隨時在群里提問,老師會及時答疑,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真正有獲得感、能學到東西。
服務
應學員需求確定上課時間
后續將推出更多夜間課程
在課程體系方面,致遠書院(青年夜校)共設計了藝術類、營養健康類、傳統文化類、財商類、語言類這五大類課程體系,本學期已推出了8門課,課程價格均在500元左右,下學期將再開8門,包括古琴、瑜伽、團扇繪制、八段錦等等。
明明被稱為“夜校”,為何“慧”吃會瘦減肥營上課時間是在周五上午?北青報記者翻開了本學期8門課程的上課時間表,除了京劇藝術體驗、美甲藝術、景泰藍小品制作、彩鉛畫這四門課的時間安排在周末,其他四門課程也均被安排在了工作日。
對此,葛海晶向北青報記者解釋:“一開始我們確實試圖將課程設置在晚上和周末,錯開工作時間以滿足上班族的需求,但經過前期調查問卷摸排,學員中有不少是寶媽和自由職業者,她們工作時間不固定,因此目前開設的課程時間會按照大多數學員的現實情況來,后續我們也會根據實際情況推出更多夜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