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在造勢許久之后終于問世,在此之前,小米邀請了媒體短暫體驗了 SU7 的駕駛以及人車家的交互。印證了當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到一定程度,它必然會和智能手機產生一定的聯系。
當然,行業里除了蔚來、小米,還有華為 x 問界,以及跳票數次的極星手機。
NIO Phone 上市之初,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你一個造車的企業,非得插足智能手機?李斌當時給的回答非常樸素,「造手機的也來造車,為什么我們就不能造手機了」。

蔚來推出自己的手機,的確彌補了一些其它手機無法和蔚來車機互聯的缺憾。可是伴隨著它的批評,總是比褒獎更多。
硬件有多好,軟件優化空間就有多大
有幸體驗過一段時間的 NIO Phone,是一臺完成度極高的智能手機。
如果換作普通人來用,應該感覺不出這是來自于從未做過手機的蔚來汽車。當然,也正是因為經驗不足,NIO Phone 在許多適用化細節上還做得不夠。例如最初沒有長截屏功能,沒有 GMS,以及缺失一些生活化的本地服務,后來蔚來手機團隊都在慢慢加上。
好在,NIO Phone 有非常好的硬件基礎。處理器是彼時的旗艦高通驍龍 8G2 領先版,屏幕為三星 E6 OLED 曲面屏,2K 分辨率+120Hz LTPO自適應刷新率,后置三顆 50MP 攝像頭......硬件部分此處不再贅述,總而言之均為業內頂級。這一點符合蔚來的風格,畢竟蔚來的汽車也用最好的硬件硬件,后期再通過軟件迭代,不斷滿足用戶需求。

有人這么評價蔚來汽車的使用感受:每次升級都像是一臺新車。
NIO Phone 在這一階段也有類似的體驗——因為要填補大量空白,早期的增速非常可觀。反過來,如果是一臺非常成熟的智能手機,可能只有小修小補,得不到那種煥然一新的體驗。
因此從智能手機的角度來說,NIO Phone 算不上是一臺體驗非常優秀的手機,但卻絕對是一臺足夠普通人使用的手機。至于此處的「普通人」如何定義,也得看蔚來汽車的用戶的具體使用情況。
我在使用過程中,日常的需求是可以得到滿足的。微信聊天、刷微博、刷小紅書,以及那顆成本極高的超聲波指紋,解鎖體驗異常流暢。只不過一旦涉及到便利性的功能,NIO Phone 就顯得有些不太夠用。例如復制當前淘寶鏈接,理應彈出淘寶窗口,又如它早期還無法識別驗證碼......

這些雖然不會影響到手機的正常使用,但對于我這樣長期使用旗艦手機的人來說,一些小的功能缺陷的確會讓我非常敏感。而如果你想用它來實現輕辦公,那我并不建議你這么做。
如今 NIO Phone 已經上市了半年時間,也經過了數次系統迭代,相信在適用性方面已經有了很顯著的提升。更好的軟件體驗才配得上這么好的硬件。
超大號車鑰匙,超越車鑰匙
我知道有不少蔚來車主在用 NIO Phone,甚至將它作為主力機——盡管有人調侃 NIO Phone 就是一個大號的車鑰匙,但從這一角度來說,NIO Phone 的可用性是足夠的。
李斌曾透露過,蔚來汽車用戶里,iPhone 和 Android 占比大概是 1:1。所以他并不反感用戶把 NIO Phone 當成備用機(更好用的車鑰匙)。在這一點上,李斌依舊散發著他極強的個性和魅力,溫文爾雅,不卑不亢。無論是接受采訪還是直播,亦或是和其他老板一同錄小視頻,都保持著同樣的樸素狀態。
扯遠了,說回 NIO Phone。
雖然蔚來沒有透露過 NIO Phone 的具體銷量和車主使用比例。但 NIO Phone 和蔚來汽車的車手互聯體驗,時至今日仍然在市場中獨占一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