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荔枝季。在全球最大的荔枝優勢產區廣東茂名,鮮嫩多汁的果子即將奔赴全國各地。近幾年農產品通過新電商上行,荔枝是熱銷的重要品類之一。
5月9日,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鎮舉辦“柏橋講堂”十萬電商大培訓(荔枝專場培訓班),吸引了300名來自當地的縣城村鎮干部和電商從業人員參加。這是茂名商務局首次聯合拼多多舉辦的“荔枝專場”電商培訓。
設在柏橋村的這個講堂是近年來茂名市結合柏橋村鄉村振興實踐作出的創新舉措。十萬電商大培訓是柏橋講堂提升行動的一環,荔枝專場是系列培訓的首場。作為全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相關人員受邀參加,并開展了一場新農人電商培訓。
拼多多平臺數據顯示,去年,茂名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00%,其中,荔枝、番薯、辣椒、李子占了大頭。而從購買區域來看,上海、北京、杭州是廣東荔枝消費的前三甲城市,深圳和蘇州緊隨其后,進入前五。
在荔枝季開啟的關鍵節點進行一場關鍵培訓,茂名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柏橋講堂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黃毅認為有重要意義:“希望通過加強專業化、系統化的指導,迅速提升電商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技能,進一步推動茂名荔枝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促進荔枝順銷、農民增收。”
“百千萬工程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為助力‘百千萬工程’,拼多多希望充分發揮全國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的優勢,利用農產品零傭金、百億補貼等扶持資源以及6.18等大促活動節點,加強對優質農貨及產地品牌的扶持,助力‘粵貨’加速融入全國大市場。”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茂名是平臺荔枝的重要貨源地之一,也是廣東的優勢農產帶之一。“以茂名荔枝為樣板,我們希望推動當地荔枝產業與電商深度融合,探索一條以加速農貨上行助力‘百千萬工程’的新路徑。”
“柏橋講堂”十萬電商大培訓(荔枝專場)活動現場。 沈釗 | 攝
嚴控荔枝品質
柏橋村荔枝種植歷史悠久。去年的“荔枝季”,柏橋村荔枝產量接近1萬噸,銷售額接近1.2億元,帶動戶均增收20%,村集體經濟收入較前年翻了一番。
而在茂名,全市85%的農戶從事荔枝產業,荔枝全產業鏈產值超110億元,荔枝主產鎮人均收入高于全市平均值30%,一顆小果子帶動了全市農業的發展,是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在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委會嶺腰村內有80畝的老荔枝樹園,超過500歲的荔枝樹有39棵,超過1300歲的荔枝樹有9棵。在當地,比較有名的荔枝品種有妃子笑、白糖罌、桂味和黑葉。其中桂味是近幾年比較受歡迎的品種,籽小肉多,相比其他品種也更香甜。
5月,果商賴啟春即將從海南“遷往”廣東茂名。作為一個“追荔枝的人”,他要跟隨荔枝的成熟季節去往各地找果,4月底到5月中旬他在海南,5月底到6月中旬在廣東,然后再去廣西和福建。
2018年,賴啟春放棄做了幾年的服裝生意,在拼多多開店賣水果,他敏銳地將重心都放在線上,放棄了線下業務。2020年,賴啟春在平臺上的店鋪開始“起量”,2021年他又再度嗅到商機,進入了荔枝這一生鮮品類領域。為了更接近原產地,他來到了廣東茂名。短短2年時間,2023年公司經營的店鋪已成為拼多多主站妃子笑Top1店鋪,銷售額同比增長130%,其中,有一半產品是來自廣東產區的荔枝。截至目前,其在平臺上經營的店鋪數已達到60多家。去年荔枝成熟季,有一半店鋪都在發貨。
目前,拼多多的單量占了賴啟春全網平臺店鋪單量的50%,去年5月底至6月中旬,茂名荔枝成熟季,賴啟春在拼多多的發貨量日均2.5萬單,12萬斤左右。今年的荔枝季,賴啟春預計整體銷量能達到600萬斤。“我們每賣出一斤荔枝,農戶可以賺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