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北京人藝兩部年度新創大戲《永定門里》《慳吝人》剛剛結束首輪演出。13日,新排小劇場作品《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便接續發布。媒體見面會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本劇藝術指導馮遠征,導演張彤、演員孫大川、龍一儀、王佳駿、杜子俊及主創成員悉數亮相。該劇將于6月6日起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人藝小劇場上演。
主創人員合影
《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是美國著名劇作家尤金·奧尼爾頗具自傳性質的謝幕之作,該劇于作者去世三年后的1956年首次上演,并使他第四次獲得普利策戲劇獎。全劇嚴格遵照三一律,以詹姆斯·蒂隆一家一天之內的日常生活為主線,用草蛇灰線的寫作手法,通過一幕幕的對話逐漸揭開伏筆,將一個家庭數十年來的創傷抽絲剝繭地展現在觀眾面前,進而產生強大的戲劇張力。
劇目海報
詩意的舞臺展現經典無限可能
這部堪為奧尼爾巔峰之作的話劇,在上世紀60年代便被改編搬上大銀幕,同名電影不僅摘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也令在片中飾演母親瑪麗好萊塢影星凱瑟琳·赫本首度獲封最佳女演員獎。半個多世紀以來,凱文·史派西、杰瑞米·艾恩斯等眾多歐美影視明星都以能出演該劇為榮。就在今年的4月至6月間,由老戲骨布萊恩·考克斯和派翠西婭·克拉克森擔綱主演的《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正在倫敦西區劇院上演。
“這是一部文本性很完整的作品。好的劇本永遠是在研究人和人性,奧尼爾從自己的人生經歷出發創作的這部作品賦予了它極大的真實性,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創作的可能。我相信它將帶給觀眾很強的共鳴,因為這就是我們的日常。”本劇導演張彤認為,《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將大眾所能感同身受的家庭關系展現得淋漓盡致,是一部能夠引人深思的作品。
導演張彤
據悉,這已經是張彤導演第三次和北京人藝合作。去年作為外請導演,她曾受邀擔任濮存昕導演的契訶夫戲劇《海鷗》的導演助理,又為北京人藝獨立執導了俄羅斯戲劇《長子》。此次挑戰尤金·奧尼爾的名劇《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她依舊保持著自己好整以暇的工作節奏,首先帶領演員們一起把劇本“吃透”,可出了排練廳,她則要求大家放下劇本,“我希望他們回歸到自己的生活,因為生活和戲劇本身有內在的聯結,有生活才會有真實的感受。”
目前,舞臺美術的創作也在同步進行,彌漫的霧氣、朦朧的燈光、白色的舞臺、傾斜的地面、占據舞臺一半面積的水池,都將協助觀眾理解這部作品。張彤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盡管劇情全部在蒂隆的家庭中展開,但這部作品有著濃厚的詩意。“我們這次的舞臺也會是寫實與寫意兼具的風格。劇中的兩兄弟身上明顯帶有奧尼爾本人的影子,而劇作家在早期生活中曾經做過一年的海員,海上的經歷帶給他日后大量的創作素材。所以這次在舞臺上也會出現一艘船的意象,另外像是劇中的大霧、霧笛等關鍵元素也會得到呈現和強調。”
青年演員班底“從自我毀滅到涅槃重生”
在北京人藝的小劇場中,曾上演過尤金·奧尼爾的《榆樹下的欲望》《天邊外》等早期代表作,獲得觀眾的一致好評。作為奧尼爾成熟期的重要作品,《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削弱了敘事層面,轉而進行內在感受的戲劇文學性探索將本劇搬到人藝小劇場的舞臺上演,劇組也充分考慮了對全劇主題的表達與延伸,在文本上進行了更合理的改編,使之與獨特的舞臺呈現相得益彰。“我們為此精簡了一部分臺詞,讓語言不打破舞臺上既有的戲劇沖突感,也讓心理內在的部分能夠順利傳達給觀眾。”張彤說。
本劇主演王佳駿、龍一儀、孫大川、杜子俊(從左至右)
對于本劇的幾位演員而言,這部作品也是一次寶貴的嘗試與探索。“這部作品的風格很獨特,現實和虛幻之間,多種風格需要比較微妙的結合,導演稱之為‘心理現實主義’,我把這次排練演出體驗稱之為對于演技與理念的自我毀滅與涅槃重生。我是一個比較擅長演喜劇的人,這次演悲劇,是我個人藝術生涯中的第一次,真的不那么快樂,很痛苦,每天都在一種自我撕碎、自我毀滅的過程中。”劇中飾演父親蒂隆的孫大川認為,觀眾來到劇場,能夠看到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就值了。
飾演母親瑪麗的龍一儀表示,透過劇本外在的敘述去尋找探究人物的內心,是出演本劇的重點。“我們演的是這么一個人,而不是單純的一個現象,透過幾名家庭成員相互間的關系,從夫妻到父子、母子、兄弟,我也在逐漸發現這部作品的精彩之處。”
在劇中飾演兄弟的王佳駿與杜子俊,也將本劇的演出視作一次難得的挑戰。“劇中有很多詩意的成分,需要做更多的功課才能更好地完成這個角色。”飾演弟弟埃德蒙的王佳駿說。飾演哥哥杰米的杜子俊是人藝2022級表演學員培訓班中的翹楚,他也認為出演這部作品是一次打破既有創作習慣,自我突破的過程。“我們要先從內心出發,就是由內而外地去塑造角色,再與角色產生勾連。”
該劇藝術指導馮遠征認為,此次人藝以青年班底創排《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無疑是一次挑戰,同樣也會帶來別樣的驚喜。“這部戲很難排,因為距離他們的年齡和生活都很遠。但排演這樣的作品,就是想讓我們的青年演員跟大師對話,讓他們能夠得到成長。所以他們在排練階段的痛苦,會讓我覺得驚喜。因為只有經過煎熬,經過痛苦,才能蛻變。”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本劇藝術指導馮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