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鋼琴家馬里奧·阿隆索·赫雷羅總把自己稱作“上海人”。曾在荷蘭、意大利、英國、美國居住和求學的他,2017年選擇定居上海,去年拿到了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他不僅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會做水晶蝦仁、油爆河蝦、麻婆豆腐。
從2014年第一次受邀來上海演出,馬里奧過去十年已在中國各大城市巡演超百場。5月17日,他將在北外灘友邦大劇院舉辦一場獨奏音樂會,演繹巴赫、肖邦、李斯特和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作為2024上海國際旅游形象公益推廣人,他持續向世界各地的朋友“安利”上海:“我覺得上海是全世界最好的城市,我越來越愛這座城市。”
馬里奧在東方藝術中心演出
為什么是上海
“為什么是上海?”在上海定居7年,馬里奧被無數次提問。
他說,2014年第一次來上海演出時,一位中國朋友向他介紹這里是“魔都”,令他對這座城市充滿了好奇。來上海的次數越來越多,他漸漸愛上了這座城市。
“上海什么都有,安全、方便、有文化。上海人很友好,講英文的很多,交流方便。上周還碰到一個講西班牙語比中文還好的中國人,厲害吧?說明這個城市很開放、很包容。”馬里奧說。
馬里奧在外灘
上海的美食,也是馬里奧留下的一大原因。朋友們帶他去吃小籠包,輕輕咬一口,汁水就流出來。當然,在上海還可以吃到全世界各地的美食,有很多地道的西班牙餐廳。一些歐洲朋友來上海旅游,馬里奧帶他們到上海中心68樓吃飯,俯瞰整個城市的夜景。大家都很開心,來了就不想走。“上海是世界上最國際化的城市之一,也是文化藝術的交匯點。這座城市融合了傳統與現代,你可以在這里找到一切。”馬里奧說。
如今,馬里奧有了更多機會把上海推介給世界。他受邀見證了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郵輪下水首航,參加了春節豫園燈會的亮燈儀式,觀看了F1賽車比賽,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激情和活力。
他說:“希望我的音樂成為一座橋梁,一扇窗戶,向全世界傳播上海,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中國,來上海旅游和生活,和我一樣,愛上這座城,愛上這座城市里的人。”
馬里奧身穿中式服裝
和上海一同起跑
除了鋼琴和美食,馬里奧還有一大愛好——跑馬拉松。他迄今參加過5次上海馬拉松,有一次“半馬”跑進了1小時50分鐘。對他來說,彈鋼琴和跑馬拉松一樣,不是跟別人比賽,而是挑戰昨天的自己,都需要堅持、耐心和毅力。
“在飛速發展的上海,我也要自己奔跑起來。跑步會帶給我很多靈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心靈成長的過程。尤其是,我在中國每年有30場音樂會,還有許多場大師班,如何做到忙而不亂,累而不疲?每一次跑步都幫助我把生活和工作調整到最好的狀態。”馬里奧說。
馬里奧在上海馬拉松
在上海生活7年,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讓馬里奧感到欣喜和自豪:“這里一年四季都有重量級藝術展覽、頂尖的賽事、數不清的重磅音樂會和戲劇演出。今年1月,我在東藝看了鋼琴大師齊默爾曼的表演,票真難搶,一分鐘就售罄。”
這些年,馬里奧見證并驚嘆于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他發現,在二三線城市也新建了許多一流的音樂廳,觀眾進劇場的意愿和觀演素養有了飛速提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將古典音樂融入生活。在中國,古典樂市場充滿活力,令世界矚目。這激勵著我用心做好每一場演出,把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現給觀眾們。”
馬里奧
5月17日的音樂會,馬里奧特別準備了一首中國作品作為禮物送給觀眾:“我覺得中國菜、中國繪畫、中國音樂都是相通的,非常寫意,就像水、像風,不固定、不刻板,是流動的,變化的。希望能更多地學習中國文化,傳播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