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和其合作伙伴、AI(人工智能)新銳巨頭OpenAI或將推出一個成本高達10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項目。
當地時間3月30日,據外媒報道,微軟和OpenAI正計劃推出一個特別的數據中心項目,其中包括最快將在2028年啟動的、被稱為“星際之門”(Stargate)的AI超級計算機,用來為OpenAI提供更強的算力支持。
該項目的總成本或將超過1150億美元,由微軟來承擔大部分的資金投入,而這一數字將是微軟于2023年全年在服務器、建筑和其他設備上的總資本支出的三倍多,并比當今全球最大的一些數據中心的搭建成本還要高出100倍。
AI熱潮正在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巨頭搭建新的AI數據中心,為發展生成式AI提供支持。據消息人士透露,微軟和OpenAI的這一項目被分為五個階段來完成,“星際之門”將在最后一個階段中出現,并在2030年前得到進一步擴建,最終或將需要多達五千兆瓦的電力來運行。
目前,微軟正處于該項目的第三個階段,即在2026年左右為OpenAI啟動一臺規模更小的超級計算機。該項目的大部分成本都將被消耗在接下來的兩個階段中,包括獲得大量AI芯片。
近年來,AI芯片的價格也在隨著AI熱潮水漲船高。例如,就在前不久,AI芯片巨頭英偉達推出了公司首款Blackwell芯片B200,計劃于今年晚些時候上市。英偉達CEO黃仁勛稱Blackwell“將成為我們歷史上最成功的產品發布”,并在采訪中透露稱每塊B200芯片的定價在三萬到四萬美元之間。
相關人士表示,微軟和OpenAI將會與多家芯片供應商展開合作,為該項目供應芯片。有分析指出,當前正在建設的以AI為核心的數據中心,其芯片成本通常會占到總投資的一半。不過,去年11月,微軟也發布了自研AI芯片Azure Maia 100,專門用于云端訓練和推理,稱其將優先用于支持微軟自己的云服務。
盡管該項目仍處于兩家公司的審批過程中,可能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一旦“星際之門”成真,將會成為微軟和OpenAI在未來十年內最重大的合作項目,展現出雙方對于AI前景和彼此的強大信心。
近年來,微軟對OpenAI投資總計或達130億美元,并允許OpenAI用微軟的數據中心來為ChatGPT和GPT模型提供支持。而在微軟內部,也有一些員工對于這樣的資源傾斜產生不滿情緒。3月中旬,有來自微軟AI平臺團隊的員工對外媒抱怨稱,公司的AI戰略過于關注與OpenAI的合作關系,使得微軟對AI原創研究的預算減少。
另一邊,對于OpenAI來說,算力是用來發展大模型的最珍貴資源。此前,OpenAI創始人兼CEO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多次公開表示,服務器資源不足阻礙了AI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應該加大投資來提升算力”。
微軟和OpenAI尚未對關于該項目的消息做出官方回應。微軟的一名發言人對外媒表示:“我們一直在規劃下一代基礎設施創新,以繼續推動AI能力發展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