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在今年的04月繼續保持著猛烈的增長勢頭,根據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67.4萬輛的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實現了28.3%的同比增長,將新能源滲透率拉升到了43.7%,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所有新能源車當中,“統治者”比亞迪是貢獻度最高的,在4月的新能源車市場TOP10當中,有7款都是比亞迪,把它稱為“統治者”絕對不算夸張。而除了比亞迪之外,本月TOP10還有哪些車呢?

憑借著在小型車市場建立起來的關鍵優勢,比亞迪海鷗(第01名/萬元)順利奪冠,而且在本身就采用7萬級定價的情況下,榮耀版讓車輛的價格進一步下探。同時,車輛依舊支持DiLink等關鍵車載系統,配合運動風格座椅,綜合用車體驗還是比較出色的。

同時,秦PLUS家族雙動力車型都進入到了TOP10,其中,比亞迪秦PLUS DM-i(第02名/7.98-14.28萬元)以高效的超級混動和更低門檻,帶來了無里程焦慮的駕駛體驗,而比亞迪秦PLUS EV(第08名/10.98-13.98萬元)則與同步推出榮耀版的比亞迪驅逐艦05(第06名/7.98-12.88萬元)一起完成了對于緊湊型新能源轎車市場的統治,而低門檻帶來的DiLink與DiPilot則成為了它迎合當下用車需求的加分項。



特斯拉Model Y(第03名/24.99-35.49萬元)還是憑借在智能層面搭建起來的核心優勢,完成了對于新勢力市場的統治。盡管我們看到了蔚小理以及鴻蒙智行對于高端智能的追求,但兩顆HW 4.0芯片與AMD Ryzen芯片搭建起來的智能平臺,依舊讓其保持著關鍵優勢,而且全系高性能的電動機布局與特斯拉超級充電樁的存在,也都讓車輛保持了綜合高水準。

比亞迪元PLUS(第04名/11.98-16.38萬元)、比亞迪宋Pro DM-i(第05名/10.98-15.98萬元)、比亞迪宋PLUS DM-i(第07名/12.98-18.98萬元)三款比亞迪SUV共同分享了三個名次,三者的名次剛好與定位相悖,排序從高到低,三款車都在過去兩年完成了重要改款,并在今年加入到了榮耀版陣容當中,最大門檻降幅達到了3萬元,其中,完成了e平臺3.0 SUV首秀的元PLUS更是覆蓋了八合一電驅、CTB車身電池一體化、寬溫域高效熱泵等一系列領先技術,在綜合效能上達成了低價高能。



問界M9(第09名/46.98-56.98萬元)以50萬級的旗艦級定位進入到新能源車市場TOP10,既是意料之外,也是預料之中。華為提供的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從核心的DriveONE到“巨鯨”800V高壓平臺,再到ADS 2.0與Harmony OS 4,車輛處處都在投入業內最佳之一的技術總成,配合首創的32英寸幕布+車規級投影系統,整體展示出來的旗艦水準也符合它的定位。

隨著比亞迪、吉利、長安等品牌打響新能源家轎車的新一輪“價格戰”,像五菱宏光MINIEV(第10名/3.28-9.99萬元)這類降無可降,甚至在更新中漲價的純電通勤車,已經逐漸失去競爭優勢。畢竟6萬級就能買臺空間更大、續航更長的產品,又有多少人會選擇蝸居在微型車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