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以“智繪安全 乘數而上”為主題的2024第十二屆西湖論劍·數字安全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行。
大會聚焦探討“數字安全助力數據要素×產業落地”“AI引領數字安全變革”等議題,全面、深入探討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數字安全新質生產力實現路徑,共同探索數字安全在AI時代的發展趨勢,共同預見數字安全新未來。
今年是網絡強國戰略提出十周年,以及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三十載。會上發布了“共建網絡強國:AI時代數字安全共識”。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不僅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的創新與便利,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在主題演講中指出,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時代,傳統網絡安全治理的局限性日益凸顯,急需數字生態系統底層驅動范式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世忠在“迎接人工智能的安全挑戰”主題演講中提出,在人工智能時代,安全問題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復雜性。它不僅涵蓋了傳統的Security安全,即信息安全,還包含了Safety安全,即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倫理安全,即技術應用必須符合道德倫理標準。
安恒信息董事長范淵以《AI+安全,智繪跨時代的數字“富春山居圖”》為題進行了主題演講。
范淵表示,在數字中國的藍圖下,數據合規、安全、高效的流通,才能繪就數字經濟的綠水青山。“要用安全鋪就新時代數字‘絲路’,讓數據跑出‘加速度’。”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解決數據資產不清、數據合規與否、分類分級不當的堵點或難點,做到數據“供得出”;解決數據跨域流通受限、主體互不信任、隱私信息泄露的問題,做到數據“流得動”;解決企業懼用數據、市場難尋數據、政府難管數據的難題,做到數據“用得好”。
范淵表示,數據資產化+AI數據分類分級=“供得出”。一方面,通過盤點數據資產、界定數據權屬、確定流通范圍、評估資產價值,做好數據資產化。另一方面,去年,面對人工智能的爆發機遇,安恒信息將AI大模型開創性地與網絡安全相結合,發布了“恒腦”安全垂域大模型。實踐表明,過去需要600人·天的大型數據分類分級項目,有了“恒腦”大模型后,只要20人·天就能完成,效率提升了30倍。
而集中式+分布式隱私計算,則可以助力數據要素“流得”。通過隱私計算,做到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數據不動價值動。
“數據發票”則可以助力數據要素“用得好”。在交易前,以場景為單位,明確可交易的數據目錄、字段以及時間周期;在交易中,對各種形式交付的數據進行摘要的存證;交易后為監管機構提供便利的稽查工具。
會上,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技術副總師楊曉琪,杭州數據交易所董事長兼總經理周宇,安恒信息CTO劉博,浙江天策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詹巍,立信會計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浙江分所合伙人魏琴,銀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總經理程永海共同發布《企業數據資源入表實踐白皮書》。
劉博代表編制組對白皮書進行了解讀時表示,數據資源入表只是一個開始,入表不是最終的目的,而是為了能夠讓數據要素真正流通起來。白皮書的問世為企業提供了數據資源入表的實踐指南,對于推動企業數據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隨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執行院長俞能海,網易智企副總經理、網易易盾總經理朱浩齊,人民中科總裁侯黎明,中科聞歌副總經理張娜,杭州人工智能學會副秘書長、安恒研究院院長王欣,共同上臺完成“人工智能+數字安全實驗室簽約儀式”,標志著人工智能與數字安全領域的深度融合邁出了新的步伐。同時,西湖論劍數字安全大會也再次孵化新的成果,以人工智能引領安全行業發展。
2024西湖論劍·數字安全大會由西湖論劍·數字安全大會組委會主辦,新華網聯合主辦,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浙江省網絡空間安全協會、浙江省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協會、浙江省互聯網協會、安恒信息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