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內的汽車企業發展得十分紅火,比亞迪、長安、極氪、長城炮等企業都是名氣很大的車企,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這些車企的實力也變得越來越強。
這么多車企的蓬勃發展,也標志著我國早已蛻變為一個汽車制造業強國,真是可喜可賀!

如今有些企業見汽車制造業欣欣向榮也打算來分一杯羹,因而他們也開始進軍這個行業,比如小米就是如此該企業近期打造的小米SU7銷量十分火爆。
不過并非所有的車企都能發展壯大,比如廣汽本田如今就遇到發展困境不得不啟動大規模裁員,被裁員工或將獲得“N+4”的賠償金。

一、合資車壓力山大
近年來我國的汽車制造業呈現出“遍地開花”的盛況,在相關政策的加持下,中國本土車企猶如裝上了火箭推進器發展速度十分驚人。
我國政府鼓勵大家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畢竟這種汽車比傳統的燃油車更環保,正好符合“節能減排”的環保理念,也能極大地改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
比亞迪作為國內汽車的領頭羊一直沖在行業的最前方,不斷打造各種新穎別致且功能強大的新能源汽車,深受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追捧。時至今日比亞迪每年的銷量依然在飛速提升,這也標志著比亞迪的發展狀況良好。

其實國內汽車界不只有本土車企還一直存在很多合資車企,過去這些合資車企的發展還算十分穩定,因而他們也沒有遇到什么危機。
始料未及的是如今本土車企卻對這些合資車企形成了合圍之勢,畢竟本土車企的數量實在太多又實力強勁,紛紛在國內汽車市場上站穩腳跟。
這就極大地壓縮了合資車企的發展空間,要知道合資車企的金主主要是外資企業,他們拿錢出來投資然后才能讓企業在國內市場上持續發展。

大眾和廣汽本田等都是一些赫赫有名的合資車企,其中廣汽本田是外企和國內車企廣汽合伙創辦的,眾所周知外企的實力極其雄厚有了這個堅強后盾,廣汽本田長期以來自然是發展得順風順水。
現如今比亞迪等本土車企卻不希望讓合資車企有繼續發展壯大的機會,因為少一個競爭對手就能多一點利潤。而合資車企也不甘示弱,不斷鉚足了勁和本土車企進行較量。
因而本土車企和合資車企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日趨激烈,當然這種競爭屬于良性競爭就看誰有真本事誰才有笑到最后的可能。

不過說起來廣汽本田這家合資車企的實力也不弱,它成立于1998年甚至早已發展成為一家上市公司。一般情況下,一家企業能發展到上市的地步就已經相當成功,而這也是所有企業最大的心愿。
如今合資車企面臨著史無前例的發展困境,哪怕是強如廣汽本田也快撐不住了,最近該企業為了改變現狀做出一個大動作。

二、廣汽本田突然有大動作
最近有消息稱,廣汽本田從今年5月份實行了大規模裁員計劃,將會有上千名公司員工被裁。而廣汽本田官方也表態了:之所以裁員旨在加速本公司的新能源戰略轉型。
既然該企業都已經官宣了,那么看來這個消息確實是真的,而裁員計劃肯定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就連這家已經上市的合資車企都已經岌岌可危,不難想象其他那些實力更弱的合資車企的處境絕對是更加糟糕。

不得不說如今合資車企迎來了自成立以來最黑暗的一段歲月,這也是他們從未預料到的,想走出困境是很不容易的。
此外內部消息人士還爆料稱:公司這次裁員不是針對部分員工而是全面性,多個業務線的員工都會被裁。
現在內部已啟動離職的相關流程,很多員工都是選擇主動離職,當然公司也比較人性化還會給離職員工一些補償。

也就是說不只是新員工就連老員工也岌岌可危,要知道這些老員工都是公司里的老人了,曾為公司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卻被掃地出門,他們當中肯定有很多人是難以接受的。
當然這也表明該企業確實到了懸崖邊上,否則斷然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要知道動公司里的老員工是大忌,一家企業只有到了萬不得已之時才會如此。
因為動了老員工就相當于是動了中流砥柱,難免會讓企業元氣大傷。相比之下若是動了新員工,對公司的影響不是很大,畢竟新人還可以重新培養。
